第126章
如今的顺天府尹名叫王庭梅。
此人乃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崇祯十七年正月任命为顺天府尹,掌管掌京府及周边各州府之政令和百姓,负责劝农问俗、贡赋、征徭、祭祀、百姓户口、等等职责。
顺天府尹虽然只是三品,但跟御史台等衙门却有着几乎相等的权限。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直接决断,且可以直接上殿面君。
顺天府尹之职连通的六部和内阁,能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要么是与朝中权臣没有任何牵扯,要么就是骨头足够硬。否则,又如何能在这满是勋贵和皇室宗亲的京师里立足?
譬如,历史上最有名北宋政治家、御史中丞、三司使包拯,便是开封府尹(北宋京师)。
“臣,王庭梅拜见陛下,吾皇万安。”
王庭梅已经有很久没有被帝王单独召见了,此时跪在地上激动地肩头都在微微发颤。
“王卿不必多礼,快起身。”
朱元检起身朝他走了过去,哪想到王庭梅却仍旧跪着,甚至还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京师鼠疫至今未除,是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鼠疫。。。。。。
朱元检不由得蹙眉。
他要是没错,鼠疫之患是崇祯六年开始的。
当时山西发生大规模的鼠疫,十四年传到河北、京师,造成百姓死亡无数,但这场鼠疫在去年的冬天就已经得到控制。虽然现在仍有人因鼠疫而死,但总归没有那么多。
怎得他又忽然提及此事?
见帝王眼间有疑惑,王庭梅忽而意识到帝王召见不是因为这事,忙又道:“不过京师附近各州府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请陛下放心。”
“。。。。。。”
朱元检想骂人。
说话大喘气,有病!
但想想鼠疫控制住是好事,便也将怒意压了下去。
“鼠疫之事本就不怪你,且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咱又岂会因此责罚你?”
“起来吧,咱还有事要与你商量。”
“臣谢陛下圣恩。”
见帝王没有追究,王庭梅暗暗松了口气。
哪想到,帝王接下来的话却吓得他腿一软,差点又跪地。
“咱找你来,是想问问劝课农桑的事。”
历朝历代向来重视耕种之事,每年立春朝廷都会举办春耕大典。虽然只是一场仪式,但对给第官员和百姓来说,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因为春耕大典后,各地州府官员便要着手巡查农务,为百姓提供帮助,解决难题。
而朱元璋出身贫民,对于劝课农桑之事更为看重。整个大明前期士农工商,除达官显贵和士族外,就属务农者地位最高。
只是时代变迁,到了今时今日无论是朝堂还民间,早已成了权贵的天下。
先不说权贵圈地百姓本就没什么地可种,加之年年税赋增加,很多百姓都放弃种田了。
他当年不也如此吗?
家里的种子都能被官府的人薅走,不然他也不会去庙里当和尚啊。
王庭梅听到帝王问起此事,登时吓得魂都没了,“陛下,臣,臣,臣有罪!”
“。。。。。。”
朱元检忍不住扶额,“也就是说,因流寇之事犯京,这事耽搁了?”
“是,是。。。。。。”
王庭梅心都悬到了嗓门眼,生怕帝王一怒,直接把他拖到西四牌楼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