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臣叩谢陛下!”
吴襄脑门撞地,眼间满是感激,起身后便也快步朝宫外奔去了。
这一路上他是心急如焚。
他感激于帝王没有治他的罪,还给吴三桂封了王爷。
可同时,他又满腹惆怅。
俗话说的好,身在其位谋其政。
平西王。。。。。。
这明摆着就是想让儿子死守宁远,守住大明东北防线。
而更深一层的意思,那自然是想争取,图谋身在清廷的祖大寿。
若是祖大寿刚降清不久,他那时确确实实念着大明,还曾试图南归。
但现在他身在盛京已有两年,他的妻儿家人全在那边,且给其赏赐归于汉军正黄旗,担任总兵(未予兵权),可见清廷对他的看重。
这事情。。。。。。
难办啊!
朱元检当然也知道此事难办,所以他至始至终言语间并未提及。
“王承恩啊,你说这吴三桂会帮朝廷劝说祖大寿吗?”
“这。。。。。。”
王承恩怔了下,随后认真思索一番后这才开口。
“皇爷,依奴婢所见,平西王虽然是受父辈荫蔽的武举人,才得以入朝为官。可他自幼便在军中,对治军之事颇为熟悉,且忠勇可嘉,用兵之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此次陛下诏令勤王,他未及时入京的确不妥。但论起来,他对朝廷和皇爷还是很忠心的。”
他悄然留意着朱元检的反应,见帝王没有要打断的意思,这才继续说道:“他先是解了锦州之危,后来在关外四城(松山、锦州、杏山、塔山)相继沦陷后,他受朝廷降级处分却仍能坚守宁远,皇太极以及邓长春等人致书劝降,他也并未回应,后来还能以三千精兵和野营击退清军。”
“先前祖大寿多次来书信劝降,他不是将那些书信都呈给皇爷了,可见他心思坦荡却也颇有谋略和城府。若是他能明白皇爷的苦心,想来也会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的。”
“看来,你对他很欣赏啊。”
朱元检当然知道这些,他也相信等吴三桂见了刘文炳和吴襄后,知道了京师的事,以及他现在的谋算,肯定不会再生出别的心思,一定会坚守宁远。
“行了,等恒国公回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他说着话便抬脚往外走去。
王承恩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再抬头的时候帝王已经走远了,他连忙追了上去。
“皇爷,咱们去哪?”
朱元检眸光微动,唇角翘出了一抹笑。
“戌字库。”
自周代起,为约束君王滥用国库,便又分出了内府。
府内十库,又分别由内务太监(承运库:缎匹、金银、宝玉、齿角、羽毛等物。)、户部(甲字:贮布匹、颜料;丙字:贮棉花、丝纩;丁字:贮铜铁、兽皮、苏木;追赃:贮没官物;广惠:贮钱钞;赃罚库:贮没官物。)、工部(戌字:贮存弓箭、弦条和盔甲、火器等物;广积:贮硫黄、硝石等;广盈:贮纻丝、纱罗、绫锦、绢等物。)、兵部(乙字库: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等)分别掌管。
除此之外还有天才库,又名又名钥库,贮各衙门管钥,亦贮钱钞;还有供用库,贮粳稻、熟米及上供物等,皆属内府库所用。
朱元检口中的戌字库原本紧挨着安民厂(原王恭厂,是皇家兵工厂,又称火药局。),天启六年此处发生大爆炸,造成百姓死亡上万,屋舍坍塌无数,又因距离皇城很近,后来就搬了地方。
王承恩听到戌字库,不由得蹙眉,“皇爷,这时候去戌字库做什么?”
“当然是去看焦勖和汤若望新火器研发的如何了。”
“别磨蹭了,走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