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倘若可以,他倒是希望他父亲能活着。
可是面对帝王诚意满满的谢意,心满心的苦涩与悲恸化作了对帝王的忠心,更期待着真的能作出一番大事业,这才不会辜负父亲的教导和帝王的期待。
朱元检今日来吊唁李邦华,实际上除了对他的感恩和崇敬之外,他更希望能尽快让朝堂盘活。
想要朝堂上重新焕发活力,有更多的忠臣良将,那就必须要有活水进入,这样才能填补如今朝堂的空缺,让整个朝廷有新的面貌,从而去做更多的事。
收拢忠臣义士的心,不过是最简单的一步罢了。
如今这一遭,整个李家对他是死心塌地。
哪怕是他现在让李如安他们去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
可谁又知道,这位看似文弱的李如安,后来成了大明史上又一个最年轻的首辅,任凭朝堂上如何的动荡,也没能撼动他分毫。
更是在他带兵四处征战时,他也如他父亲一般提枪上马,守着京师。
甚至于在很久的后来,他仅凭一己之力护住了大明盛世近百年。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君臣二人又交谈了许久,李如安逐渐放下了心中芥蒂与拘束,大谈军政和朝堂改革,这让朱元检大为惊讶,越发肯定自己这次没来错。
不知不觉间便已到了正午,朱元检满眼赞许看着李如安,不住点头道:“不愧是孟暗的儿子,当真是将相之才!”
“陛下谬赞。”
李如安见到了午饭时间,颇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怪微臣太透入,都没注意熬到这时辰了。陛下,您近日连番劳累,可要在府上用些膳食?”
“嗯。。。。。。也。。。。。。”
“你去知会孟兆祥等人一声,着他们得空商讨下犒赏之事。”
说完这话,他眸光略略黯淡了几分。
等朱元检从李家回宫后没多久,李若珪便匆匆入宫了。
他一踏进乾清宫,立刻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已查到囤粮的幕后主使。”
“臣已经查问清楚,张凤祥确实与囤粮和粮食涨价之事无关。”
“臣按着他的交代,找到了京都几处囤粮的地方,经过查探得知那些粮仓是属于田弘遇、定国公、成国公府,以及。。。。。。”
他说到这里忽然止住了话头,神情变得有些迟疑。
“吞吞吐吐干什么?说!”
朱元检听到那几个名字,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名火,见他这般犹豫声音也冷了几分。
李若琏闻言顿时一惊,忙跪地道:“据周围的百姓和守粮仓的人无意透露,其中最大的一个粮仓是属于国丈周奎府上的。。。。。。”
“谁?!周奎!?”
朱元检听到周奎的名字,瞬间火冒三丈,“也就是说,恶意囤粮是国丈周奎,以及徐允祯和朱纯臣等人所为?!”
李若琏早就吓得背上起了一层冷汗,结结巴巴道:“应该,应该是这样。。。。。。”
“好,很好!”
朱元检气得嘴唇都在发颤,声音几乎是从嗓子里挤出来的,“咱之前念着周皇后,一直没处置周奎。没想到国家危难之际,他竟还敢做出如此危害朝廷之事。”
“成甫,把你手头上的事全都停下,现在主要办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