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蒋德璟似是认真思索了下,这才留意着朱元检的神色应声道:“老臣要举荐的人,是老臣的泉州老乡,郑芝龙(初名国桂,小名一官,字曰甲,又字(一说号)飞皇(亦作黄、虹)。)。”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检先是一愣,“你说的是那个被朝廷招抚的闽浙海盗?”
郑芝龙原本是闽浙沿海的海盗,后来去了日本经商,妻子为日本田川氏(田川松,养父是福建海商,乃泉州鲤城人。为郑芝龙育有两子,分别是抗清英雄郑成功、日本肥前国平户藩藩士田川七左卫门。)。1628年郑芝龙受朝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
(史上,明朝灭亡后南明弘光政权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南明灭亡,郑芝龙拥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政权,封平国公,排挤首辅黄道周,把持军政大权。次年清军入闽,郑芝龙不听其子郑成功的劝告降清,后被软禁北京,封同安侯。多次招降郑成功不成,于顺治十八年被杀。)
可为何蒋德璟会突然提到他?
“陛下。”
蒋德璟有些紧张地舔了舔嘴唇,解释道:“老臣是听闻女真铁骑出现在大同,所以才想到了郑芝龙。”
女真铁骑。。。。。。
郑芝龙。。。。。。
朱元检有些没明白他的意思,“中葆有话不妨直说。”
“陛下,要不咱们换个地方说?”
王庭梅看出蒋德璟的犹豫,立刻出声提醒。
“这。。。。。。”
朱元检往四周扫了眼,就见那查探的掌柜虽然在忙着招呼过路人,但却竖着耳朵一脸好奇的往他们这边看,旁边几个桌上的老百姓也是不时的往这边瞟。
“那咱们去。。。。。。”
“那就去顺天府衙吧。”
他们几人要商量家国大事,袁贵妃自然不会跟着,朱元检便遣了四名禁军随行保护,起身跟王庭梅和蒋德璟往顺天府衙走去。
到了府衙后,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字则兼,号青溪。补户部主事。史上京城沦陷后,他自杀殉国,后谥节愍。)在旁听训,其余人全部退了出去。
“中葆方才提及郑芝龙,莫不是想让他带兵去抵抗清兵?”
“倒也不全是。”
蒋德璟摇了摇头,面色严肃解释道:“老臣听闻这消息后仔细回想了辽东的事,认为如今大明百废待兴,实在不利于直接向清廷开战,但也绝对不能让清廷趁机南下。是以,有平西王在宁远镇守是好事,但朝廷方面也得拿出态度,不然怕是平西王等宁远将士心中会有怨言。”
他这么一说,朱元检倒是听明白了。
其实这件事在刘文炳前去见吴三桂的时候,他也想过,并且认真研究过现在的大明版图,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可以攻击的地方。而最终,他也确实找到了。
那地方就是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皮岛。
皮岛又名平岛、稷岛、椵岛,位于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中,属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之前这里是属于大明的领地,一直由毛文龙镇守,以牵制骚扰后金军队、联络支援朝鲜以及招抚安置辽东难民。有时候皮岛也作为明朝使臣出使朝鲜的中转站。
然,天启二年毛文龙被当时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处死后,皮岛先后发生三次兵变,最终落入毛文龙岳父沈世魁手中,后又因尚可喜的缘故皮岛由黄龙掌权,而那些兵变的带头者皆被杀。自此后皮岛便成了明廷的鸡肋,终究让女真铁骑没了后顾之忧。
大明曾试图收复皮岛,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臣是想说,郑芝龙虽然先前是海盗,可他早年跟着富商在越南、日本等地进行海上贸易,可以说是收获颇丰。而他跟随的那位富商去世后将所有的产业都赠给了他。如今他虽是朝廷的官员,但他的势力不可小觑。”
蒋德璟说到这里,起身朝着朱元检恭敬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