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棠和郑少杰都明白了裴乐瑶为什么向他们介绍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刘乐。
以刘乐的家世来说,连寒门都算不上。
所谓寒门,至少也是个乡绅,或者是地主,家里有几百亩地,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下人伺候。
要成为寒门必须得有门第,可乐家里哪有什么门第,就是最普通的百姓。
就这样的百姓现在通过旁听,自己刻苦,竟然也能考上进士。
“这或许就是陛下所说的,让人才能够上下流动。”郑少杰略微沉思片刻之后说道。
“还有普遍提高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郭绍棠又补充了一句。
“这应该就是从底层重塑社会结构。”
裴乐瑶看着郭绍棠和郑少杰,笑着道,“你们俩人倒是没少学东西。”
“那是……不学东西怎么能跟得上陛下的脚步?怎么能将我的县城治理得屈一指。”郭绍堂带着几分傲娇的表情。
“是你的县城屈一指吗?应该是我的县城吧。”郑少杰堂哼了一声。
“五年以来,我的县城拿了三次第一,你的县城只拿了两次。”郭绍棠马上纠正道。
“数据在那里摆着,我治理的县城就是第一。”
“去年的数据还没统计好呢,别吹牛。”郑少杰也不相让。
裴乐瑶笑容浅浅的看着两人争论,这就是她想看到的结果。
郭绍棠和郑少杰确实将他们管辖的县城治理的很好。
集体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完全推开,老百姓受益匪浅,县城的财政和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裴乐瑶就是想看到全大周的县城都卷起来,只有他们互相比拼,才能整体提高大周的粮食产量和税收水平
看着这几年大周人口猛增,裴乐瑶愉快的心情就难以描述。
去年统计的数据,大周的人口已经过了八千万。
年轻夫妻有吃有喝,生活富裕,还有闲暇时光。这个时代娱乐设备又少,晚上就多多的造娃吧。
郑少杰和郭绍棠回到京城就是因为他们在基层业绩好,被调入六部任侍郎。
一个县令,七品小官,直接进入京城任四品侍郎,这比坐了电梯升的还要快。这让那些下面的县令哪一个不羡慕?
裴乐瑶对今年大周的粮食产量和税收充满了期待。
长乐九年,大周停止对外用兵,全面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一座座工坊在全大周遍地开花,无数工人进入工坊做工。
裴乐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京城,洛州、荆州,为三角形架构,形成城市群,然后向四周辐射。
裴乐瑶一直在改革税法,尤其是粮食税,土地税,几乎已经到了全免的程度。
长春宫的后花园,正是春季播种的时节。
裴乐瑶撸起袖子,手中握着锄头,正在挖沟。
沈月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
沈月是三公主的女儿,今年也都九岁了。
“姨母,我来帮你播种。”沈月撸起袖子,露出半截玉藕般的小胳膊。
“好,一定要把种子踩到地里去,别露在外面。”裴乐瑶叮嘱一句。
“但也不能埋的太深。”
“姨母,我会种的,去年我也跟你种了呢。”沈月扬着小下巴,露出傲娇的表情。
“好好,我们月儿厉害。”看着沈月一副要夸赞的表情,裴乐瑶笑着夸了小家伙几句。
果然,小孩子越夸干活儿越卖力干。
“小沈月,你又被姑母骗了。”裴雅坐在秋千上,手中拿着一本书。
裴雅今年都十四了,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姑母夸你就是想让你多干活儿。”
小沈月撇撇嘴,“姐姐,你别胡说,姨母可不是那样的人。”
“我是因为喜欢干活儿。才在这里播种的。”
“小傻瓜!”裴雅则用看小傻子一样的表情看着小沈月。
两个小姑娘日常斗嘴,裴乐瑶不去理会。
不远处,安太后,苏太妃两个老太太头挨着头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又在蛐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