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大师姐说过,”悟空的声音在玄奘身边响起:“众生多无奈,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心,若人人品德高尚毫无弱点,何需拜神佛?
他们惧你也好、怕你也罢,皆非你之过,他们只是更在意自己的亲人,手足,他们怕自己所爱的人被牵连,这本身,也是一种爱。
因爱而生的自私,因自私而生怨怼,终究带来沉重的枷锁,最后变成了一句‘世人皆苦’。
这也是世间神佛存在的意义,庇护众生,引人向善。
你若要度化世人,便是一条不归路。
和尚,你真的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多谢大圣提醒,小僧明悟了。”玄奘目光坚定的望向高台下的一众百姓开口道:“小僧一路西行取得的真经已经被佛祖收回。
只这十四年来行径十万八千里,积累了一些心得,想与诸位分享。”
“没了佛祖真经,谁要听这个啊?”
“就是,这和尚惹怒了佛祖怎么还敢扯什么真经?”
“咱们听了他的心得,会不会被佛祖怪罪嫉恨啊?”
“走吧走吧。”有人怕了,嘀嘀咕咕地便偷偷往外退。
高台之下顿时议论纷纷,声音吵杂如闹事,似乎谁都不想听玄奘讲经,更不行因这和尚牵连,被佛祖怪罪。
瞧见这一幕,唐王的眉头紧锁,立即命李靖带人维持现场:“肃静!肃静!”
瞧见带着武器的官兵,一众百姓还是怕的,声音明显小了不少。
只是一列僧人态度坚决,一定要走。
有这列僧人带头,不少人都想离开,两边的矛盾一触即发。
灵山大殿之中,瞧见这一幕,如来笑出了声,一众佛陀也跟着大笑起来。
瞧见了吗?
没有佛祖庇护,玄奘,什么都不是。
高台之上的玄奘自然也瞧见了这一幕,他深呼吸一下缓缓开口道:“万法唯识,识外无境。若以修行转识成智,最终成就佛果。【注】”
在玄奘开口的时候一阵仙乐自云端传来,众人抬头去看,一时之间竟不知这乐曲从何而来,只觉得这音律舒缓,听得人身心宁静,戾气全无。
玄奘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云团,嘴角带笑之后才继续讲起:“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众人的心静下来之后,便不再吵闹只听见玄奘的声音如清泉叮咚,缓缓而来。
此前想走的僧众们也望向高台之上,而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仰头看向玄奘。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玄奘的表情恬静吐字清晰,静静地将自己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这时,气喘吁吁的鼓又“咻”地一下回到了顔悟灵的身边,竖起了大拇指:“搞定了。”
顔悟灵的指尖拨过琴弦,给了鼓一个表扬的笑容。
下一瞬,祥云聚拢,金光蔼蔼,瑞气升腾,数十位仙家于东边的天空之中现出真身,威风凛凛,仙气飘飘。
即是悟灵仙子求助,祂们自然要来的。
注:历史上玄奘法师取经归唐之后,带领弟子创建了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的前身是印度瑜伽行派),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强调通过修行转识成智,最终成就佛果。
本章出现的相关内容均出自玄奘法师揉合古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的佛教论书《成唯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