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孔郁低啜了口茶,面目慈和,“姑娘不必惊慌。老夫无意探究你为何扮作男装,人生在世,各有不易。砚知是块璞玉,老夫会尽心雕琢,其他的嘛。。。。。。只要行的是正道,老夫眼盲耳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
话毕,孔郁将茶盏放置一边,突然压低声音:“老夫去喝时辰饮的事儿,也请姑娘保密。”
“保密?现在全京城谁不知道你孔大学士在御街捧着竹筒嘬了一下午的牛乳茶!”
孔郁吓得一个激灵,整个人瞬间缩进宽大的椅背里,仿佛要把自己藏起来。
孔夫人提着裙摆,阔步从院中走来。
先是朝自家夫君瞪了一眼,转头对着李荀月时,脸上又瞬间春暖花开:“来了新朋友,两个孩子开心极了,正带着砚知在府中认路。”
又道,“就怕我家那俩费头子带坏了砚知。”
之前她还纳闷,李家怎么派个姑娘送孩子来拜师,连个撑场面的长辈都没有。
刚才从砚知口中套出话来才明白——敢情眼前这位十多岁的姑娘,已然是李家最拿得出手的“顶梁柱”了!
孔夫人拉着李荀月话家常,问何时来京,现住何处。
李荀月一一作答,提到客栈失火、寄居醉仙居后院时,孔夫人眼风朝孔郁一扫。
孔郁立刻心领神会,“既然砚知已拜入我门下,不如。。。。。。就留在府中住下吧?早晚课业也方便些。”
李荀月一愣。
她还没演上苦情戏呢,对方就快进到大团圆结局了?
“这。。。。。。这不太妥!”客气还是要客气的,李荀月假装惊慌失措地站起身,“舍弟顽劣,恐扰了府上清静。。。。。。”
孔夫人笑出声,“方才你也瞧见了我家那俩泼皮,砚知这孩子可比他们省心多了!”
她拉着李荀月的手,语气真诚,“市井之地虽能磨砺,但到底嘈杂,不利静心读书。孔府虽比不得别家富贵,笔墨纸砚、经史子集总是不缺的。”
这些东西,目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
这也是李荀月把肖砚知打包送到孔府的原因——虽然世人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在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普及的古代,鸡娃的前提是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本以为还要与孔家周旋一番,没想到他们早已为砚知做了万全打算。
相比之下,她那点小心思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李荀月立刻收起那点假客套,真心实意地行了大礼,“孔大人、孔夫人大恩,民女替舍弟谢过了!”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孔夫人斜靠在丈夫肩头,“师兄避世多年,突然来信要为你引荐个稚童,我还当他老糊涂又犯了癫病。”
孔郁无奈道:“哪有你这么说兄长的?”
孔夫人轻轻捶了他的胸口,嗔道:“今日一见砚知我就喜欢,李姑娘也是个爽利人。他们一家在京城不易,能帮衬就帮衬一把。”
孔郁眼睛一亮,喜上眉梢。
怎么帮?只能“牺牲他”多买几杯牛乳茶了!
“只有一条——”孔夫人杏眼一瞪,看破了孔郁心中所想,“你不准偷偷去喝牛乳茶!”
孔郁:家有悍妇,日子好苦!
出了孔府的大门,李荀月心情颇为轻松,回程的路上在青石板上踢着步伐。
肖砚知才七岁,距离科考还有些年头,但并不妨碍她喜欢白日做梦——有孔郁这种顶级名师开小灶,保底也是个举人吧?
若是再用功些,贡生也能想想。
孔大儒都说了这孩子有慧根,那进士也不是没可能?
再瞧瞧砚知那越长越开的小脸,啧啧,标准的探花郎配置!
李荀月眯着眼,仿佛已经看到几年后,鲜衣怒马的俊俏探花郎,簪花游街,引得满楼红袖招。。。。。。
直到街头小贩一声响亮的吆喝穿透她的美梦泡泡,李荀月才猛地回神。
差点忘了自己还要在京城隐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