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2章
“那店家竟面露难色!”周县令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的怒火,“言道‘岭南瘴疠之地,客官所用被褥碗碟,恐需另备,多加些银钱便是!’”他猛地一拍身旁的楠木茶几,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听听!听听!‘瘴疠之地’!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在别人口中,竟成了需‘另备’器物的污秽之所!我们的子弟,在外行走,顶着这‘岭南蛮子’的名头,要受多少白眼,遭多少轻贱!”
这番话,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每个在座富商的心上。他们常年在外行商,这样的轻视,这样的屈辱,谁没遭遇过?
那些欲言又止的推拒,那些不经意流露的鄙夷,那些背后指指点点的“南蛮子”。。。。。。此刻被县令血淋淋地撕开,旧伤疤下是依旧作痛的耻辱。厅内气氛骤然绷紧,几个老成持重的脸上肌肉抽动,年轻的更是攥紧了拳头,眼中喷火。
周县令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心中稍定。他放缓了语气,却字字千钧:“为何如此?只因我们岭南,穷!弱!人见人欺!守着宝山,却捧着金碗讨饭吃!空有沃土千里,甘蔗成林,却制不出好糖,运不出好物!富庶之地,谁不敬你三分?穷弱之乡,活该被人踩在脚下!”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目光灼灼地逼视着众人:“如今,天赐良机!季村长带来神技,点石成金!‘岭南雪’已成,名动长安!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猛地张开双臂,仿佛要将整个岭南拥入怀中,“漫山遍野的甘蔗,仅靠县衙之力,能榨几何?仅靠一条销路,能行多远?岭南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子孙万代的基业!要让它真正肥沃起来,成为人人向往的膏腴之地,让我们的儿孙走出去,能挺直腰杆,报一声‘岭南人士’而无人敢小觑——靠什么?”
他声音陡然拔至顶峰,带着金石之音:“靠我们!靠我们在座各位!靠我们这些生于岭南、长于岭南、血脉相连的同乡,拧成一股绳!”
周县令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激动、或沉思、或挣扎的脸庞,抛出了实质:“本官今日请诸位来,非为摊派,非为征敛!是谈合作!谈一个大利岭南、亦大利诸位的买卖!”
他走到厅中空地,挥斥方遒:“其一,蔗田!各位族中田产,坡地、旱地,与其荒着或贱种些杂粮,何不广植甘蔗?县衙按市价收蔗!有多少,收多少!其二,工坊!‘精纯技法’所需新式榨辊、连环灶锅、沉淀池,季村长可授其详。
诸位有财力,有人力,可于各地择址建新坊!所出白糖,品质需经季村长与县衙核定,统一以‘岭南雪’名号行销!销路,由季村长和县衙共同开拓!
其三,行商!岭南岂止有糖?药材、木料、海货。。。。。。哪一样不是宝贝?只因道路艰险,消息闭塞,运不出去,卖不上价!诸位行商天下,门路通达。若我们能合力,在要津之地设岭南商栈,专营岭南物产,互通有无,何愁岭南珍宝埋没深山?”
“这不是独食!”周县令斩钉截铁,“这是大席!是让整个岭南都富起来的大席!县衙牵头,季村长掌技,诸位出田、出力、出行商网络!
所得之利,按契约,明明白白,按股均分!县衙所得,一文不留府库,尽数用于疏浚河道、拓宽商路、兴办学堂!
要让我岭南,水路通达,货畅其流!要让我岭南子弟,知书识礼,人才辈出!让外人提起岭南,不再是鄙夷的‘瘴疠之地’,而是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富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