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400章 我张晓雪的钱还不是大风刮来的(第2页)

第400章 我张晓雪的钱还不是大风刮来的(第2页)

以前京海个商业示范风力电场没有建成投用,就没多打听这方面的问题。

如今既然都建成投产并网电了,风电产业论坛都隆重召开了,她也很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赚不赚钱。

“我们目前建成投产的陆上机组,单台造价大概是八百万元,如果是要建在海上,更复杂的施工作业,会让造价达到一千两百万左右。”

冯正霆话音刚落,张晓雪就蹙眉道:

“就算它一千两百万一台,一年只满工作两百天,差不多五年就回本了,我没算错吧?”

冯正霆微笑道:“五年回本是比较保守的结果,我们的风电机组可根据实时空气密度,调整桨距角和电机转矩、调节导流罩和叶片,将更多风能精准导向主叶片,确保低风的天气也能照常电。”

“而在风力电场建设之前,我们会进行严谨的气象监测和风力分析,确保每一台机组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风可用,所以理论上来讲,一台机组每年工作时间过三百天,收回投资成本大概就三年!”

三年回本!

张晓雪瞬间怦然心动。

“那你们的风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多少年呢?”

“不少于二十年!”

冯正霆补充道:“只要不生极端自然灾害事件,并且严格定期维护保养,我认为服役三十年都没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张晓雪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真的能三年回本,那么别说服役三十年了,二十年都很恐怖啊!

后续的十七年里,哪怕运营维护成本占了一半,利润也相当可观。

以前说‘钱是大风刮来的’,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如今看来,钱还真是大风刮来的啊!

难怪之前赵瑞龙在京海投资搞风力电,并没有很多人跟进。

个项目建成并网电后,风电产业论坛立马吸引了无数人参加。

大家显然现,核心技术被攻克之后,风力电就成了一门特别赚钱的生意。

幅员辽阔的龙国,不仅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山川河谷,风力资源十分充沛。

在常年刮大风的地方,建起一座座风力电机组,那每天哗哗吹拂的还是风吗?分明就是钞票啊!

如今技术上已经不存在多大问题,后续要做的就是把装机容量做得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制造成本控制的更低。

而且很早前,赵瑞龙就在汉东投资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整合了林城煤电资源后,便建了一条连接京州的特高压试验线。

这条试验线,既检验了特高压输电的技术可行性、积攒了行业经验,又让大力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京州,不至于供电不足。

如此一来。

有了风力电,又有了特高压技术可以送电,限制风电产业展壮大的问题,就只剩下政策问题了。

产业如何扶持、项目如何实施、监管如何执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如何规划建设、全国电网应怎样高效互联……

要想让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健康有序的长远展,必然需要统一规划,制定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

从而避免各地一窝蜂的盲目快上、野蛮施工、粗制滥造,最后搞得高端不足、低端过剩、浪费严重,并且还事故频。

回想当初。

张晓雪好奇父亲为什么听信赵瑞龙的建议,在临江省大力展风电产业,后续扩展至整个清洁能源。

了解之后,才知道龙国的资源、人口、经济,存在着极不均衡的问题。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达、工商业用电需求量大,但自然资源却不足。

而西部地区不仅有着充沛的水能、风能、光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也储量丰富。

为了均衡展、共同富裕,有必要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电力,通过一条条特高压输线路,将电销往东部地区。

这样一来,东部地区得到了生产生活必需的电力,而西部地区因各种电力工程推动了经济展,电力交易就成了变相的转移支付。

而且烧煤电,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技术,将有毒气体的排放量降到了极低,但必需要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依然会加全球升温。

煤炭总有枯竭的一天,但水能、风能和光能却是可再生的,利用它们可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对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为了可持续展,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更为了子孙后代还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可用,龙国大力展清洁能源,自然势在必行。

既然知道开利用西部地区的能源,是西部大开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

那么临江省大力展清洁能源相关的制造业,就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还是让自身实现产业升级。

否则一个个风电、水电、光电等重大投资项目,核心设备都需要花高价进口,还怎么肥水不流外人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