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中世纪人生 > 第74章 罗马二(第1页)

第74章 罗马二(第1页)

帝国南部,弗兰肯地区的心脏地带,维尔茨堡主教宫的塔楼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这座矗立在美因河畔的坚固宫殿,既是神圣的宗教中心,也是弗兰肯公国世俗权力的象征。

此刻,在主教宫深处一间挂着深红色挂毯、飘散着陈旧羊皮纸和淡淡熏香气息的书房里,一场决定公国命运的谈话正在进行。

书桌后坐着弗兰肯公爵兼维尔茨堡主教——康拉德·冯·奎尔富特。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身兼教俗两职,脸庞如同风干的核桃,刻满了岁月的沟壑和精明的算计。他穿着象征主教身份的紫色常服,但腰间却习惯性地挂着一柄装饰着家族纹章的短剑,无声地宣示着他同样是一位握有实权的帝国诸侯。

此刻,康拉德布满老人斑的手指正反复摩挲着桌上一张摊开的信件——那正是诺恩盖着醒目翼狮火漆的“朝圣令”。

坐在他对面橡木高背椅上的是他的侄子兼指定继承人,年轻的梅拉诺·冯·安德克斯。梅拉诺刚满二十岁,金碧眼,继承了家族出色的外貌,身着剪裁合体的骑士猎装,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青春朝气和一丝被紧急召见的困惑。

“叔叔,”梅拉诺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信上说什么?武装朝圣?这个时候去罗马?”他显然对最近罗马和法兰克福之间紧张的政治风暴了解有限。

康拉德公爵主教抬起眼皮,那双深陷在皱纹里的灰色眼睛锐利地扫过侄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信件推了过去:“你自己看吧,梅拉诺。好好看看,然后告诉我,你怎么想。”

梅拉诺疑惑地拿起信,快浏览起来。随着阅读,他脸上的轻松渐渐褪去,眉头越皱越紧。他读了两遍,才放下信纸,碧蓝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和不解。

“诺恩殿下…他这是在逼所有人表态!”梅拉诺的声音有些紧,“‘随他南下罗马,武装朝圣!’这哪里是朝圣?分明是把所有诸侯都押到他的战车上,去跟教皇陛下对着干!这…这不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吗?”

“烤?”康拉德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哼,像是咳嗽又像是嘲笑。他拿起桌上的银质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深红色的弗兰肯葡萄酒,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梅拉诺,我的孩子,你说得对,也不对。”

“诺恩阁下确实是在逼所有人站队。但这把火,不是他点起来的,是罗马那位英诺森陛下先烧起来的。我们现在,只是站在了火堆的中间。”

“那我们该怎么办?”梅拉诺急切地问,“我们现在两边都得罪不起!诺恩摄政手握重兵,刚踏平了法兰西,兵锋正盛!可教皇…那是天主在尘世的代言人!被开除教籍的后果…”他打了个寒颤,显然想到了领地内可能爆的信仰危机和贵族叛乱。

“是啊,两边都得罪不起。”康拉德放下酒杯,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出有节奏的嗒嗒声,“所以,你告诉我,梅拉诺,我们该站在哪一边?”

“我…我不知道!”梅拉诺被问住了,他挠了挠金色的头,显得有些烦躁,“站在摄政这边?赢了固然好,肯定能从慷慨的摄政手上拿到不菲的报酬。但是……”

“接着说。”康拉德看出梅拉诺的犹豫,鼓励道。

“可按照那位陛下的习惯,他肯定会借着这次大胜之威加强皇权,削弱我们这些诸侯!您看看他在吕贝克搞得那套文官体系,我觉得摄政肯定想要推广到整个帝国!到时候,我们弗兰肯还能剩下多少自主权?我们手里的剑,还能指向谁?”

康拉德微微颔,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能看到这一步,不错。继续说。”

受到鼓励,梅拉诺的思维似乎也清晰了一些:“可要是站教皇这边呢?就算…我是说万一,我们和教皇赢了,扳倒了诺恩…”

梅拉诺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窗外的人听到,“可我们这些帝国诸侯,背叛了整个贵族阶层去投靠神权,其他公爵、伯爵们会怎么看我们?皇帝陛下(小腓特烈)会怎么想?这无异于自绝于整个帝国贵族圈!

“而且,教皇赢了,教权大涨,我们领地里的那些主教、修道院长,怕不是要骑到我们头上来!他们早就盯着美因河畔那些肥沃的教产了!跟教会合作?叔叔,那就像是…就像是想用公猫去抓偷鱼的老鼠,最后鱼没了,公猫也变成别人的了!”

康拉德被侄子这个粗俗但形象的比喻逗得嘴角抽动了一下,差点把嘴里的酒喷出来。他咳嗽了两声,掩饰住笑意:“咳咳…梅拉诺,注意你的措辞。不过…话糙理不糙。”

康拉德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深重的疲惫,“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困境。站哪边,似乎都没有好果子吃。诺恩代表的是看得见的铁拳和未来可能的枷锁,教皇代表的是无形的天罚和身后永恒的麻烦。更可怕的是…”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我们甚至不知道,哪边会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诺恩赢面很大,不是吗?”梅拉诺忍不住说,“他的军队所向披靡,吕贝克战团、打工骑士团,听说还有一支叫‘哈萨辛’的阴影部队,神出鬼没!他现在召集诸侯去‘朝圣’,摆明了就是要以势压人,兵临罗马城下!说不定…真能重演巴巴罗萨陛下的壮举,把罗马再血洗一遍?”

“洗一遍就能解决问题?”康拉德的语气带着浓重的嘲讽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梅拉诺,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你以为血洗罗马就能解决问题?”

“难道不是吗?”梅拉诺天真的问道?

老主教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教会…不是罗马城里的几座宫殿,不是枢机主教团那几十个老头子。教会是扎根在每一个村庄教堂的钟声,是刻在每一个农奴和骑士灵魂深处的信仰!”

“你杀了教皇,明天就能在阿维尼翁、在里昂,甚至在某个修道院的地窖里再选出一个!只要人们还相信上帝,还相信天堂和地狱,教会就永远不会真正消亡!诺恩就算踏平了罗马,他面对的也将是无休无止的诅咒、叛乱、暗杀,以及整个基督世界的敌视!而我们这些跟着他去的诸侯…”康拉德意味深长地看着侄子,“我们的领地,就会成为教会煽动仇恨、点燃叛乱的火药桶!”

梅拉诺听得脸色白,他之前只看到了诺恩的军威,却未曾深思这背后的无底深渊。“那…那我们怎么办?装病?拖延?或者…找个借口不去?”他提出一些天真的想法。

“不去?”康拉德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侄子,“诺恩的信里写的是什么?最后落款是‘帝国摄政’!还有这翼狮印章!这是军令!不是请柬!在诺恩刚刚粉碎了法兰西,兵锋正盛、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公然违抗他的直接命令?你想让我们弗兰肯成为他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吗?帝国骑士的马蹄声,你以为是好听的?”

梅拉诺彻底蔫了,感觉像是被逼到了墙角,前后左右都是悬崖。“那…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站哪边都是错!”

看着侄子焦躁不安的样子,康拉德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高大的彩绘玻璃窗前,望着窗外美因河上归航的点点帆影。夕阳的金辉透过彩窗,在他紫色的主教袍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梅拉诺,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战场,很多时候,它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在夹缝中求存。”老主教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智慧,“我们不想站队,但形势逼得我们必须有所行动。那么,选择那条看起来‘最中立’,实则最能保全自身、留有最大回旋余地的路,就是最好的选择。”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侄子:“诺恩要我们去‘朝圣’,我们就去!大大方方地去!带上足够显示我们身份和忠诚的随从护卫,按时抵达法兰克福。这是服从摄政的命令,维护帝国的‘团结’和‘法统’,名正言顺,教皇也说不出什么大错。但是…”

康拉德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丝老狐狸般的狡黠:“我们去了,不代表我们要冲在最前面当炮灰!更不代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喊打喊杀!我们要做的是‘随行’。诺恩要我们表态?我们可以含糊其辞,可以表示对教会依然保持‘应有的尊敬’,可以对军事行动表示‘谨慎的担忧’。我们要让诺恩看到我们的‘服从’和‘在场’,但也要让教皇那边,以及帝国其他观望的诸侯看到,我们并非诺恩的狂热追随者,我们只是…迫于形势,履行诸侯义务。”

他踱回桌边,手指再次点了点那封“朝圣令”:“在这场风暴里,过早亮明底牌的是蠢货。我们要做的,是紧紧地跟在最强大的那头狮子身后,既不会被轻易抛弃,也不会被先当成目标。”

“让诺恩去和教皇正面碰撞,我们在后面仔细观察,随时调整步伐。如果诺恩真能摧枯拉朽,压制住教廷,那我们适时地表达忠诚,损失不会太大。如果局势有变,教皇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反扑力量,或者诺恩内部出现问题…哼,我们保持的距离,就是我们抽身的空间!帝国这么大,诸侯这么多,法不责众!”

梅拉诺听得目瞪口呆。叔叔的这一番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理解权力游戏复杂性的门。原来“中立”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姿态。

“我明白了,叔叔!”梅拉诺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我们去法兰克福!我们去‘朝圣’!但我们…只带眼睛和耳朵,嘴巴要管好,剑…更要收在鞘里!让诺恩去当那面吸引所有火力的盾牌!”

“孺子可教。”康拉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笑容,虽然那笑容在皱纹里显得格外疲惫。“去吧,梅拉诺。由你亲自去挑选随行人员。记住,要精干、可靠、嘴巴严。护卫要足够显示我们的身份,但也不必过分张扬。我们不是去打仗,是去…‘站队’的,以一种不那么显眼的方式。”

“是,叔叔!”梅拉诺站起身,年轻的脸上虽然仍有凝重,但之前的迷茫和焦虑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肩负重任的郑重。他行了一个标准的骑士礼,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房。

厚重的橡木门在梅拉诺身后关上。书房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壁炉里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美因河上隐约传来的水流声。

康拉德·冯·奎尔富特重新坐回宽大的主教椅中,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再次拿起诺恩那封措辞强硬的信,对着跳动的烛火看了许久。紫色的主教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深沉。

“朝圣…”他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个苦涩又无奈的弧度,“但愿这真是一次‘圣洁’的旅程,而不是通往深渊的开始…诺恩·阿德勒,你这头北方的雄狮,这次,你又想把帝国…带向何方呢?”

喜欢中世纪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中世纪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