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听上面的话。
第二类是李蔡这种,李蔡看似与程不识差不多,实则还多了股巧劲,不仅上头交给他的事能办,他还可猜到更深意,提前让局势往那个方向倾斜。
他听朝廷的话,但也有自己的主动性。
第三类就是将在外,军令不受。如现在的张骞、以前的司马相如,他们是完全自主行动的类型,因为通讯手段落后,他们需要针对局势做出即时的判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武正想着,李蔡回身,对李守善道,
“叫几个人,最近严管右北平犯罪之人。”
李守善纹丝不动,李蔡皱眉问道,
“没听懂?”
李守善摇头道,
“义父,我需要您让我动用监御史的令书,我用他们调人。”
李蔡李守善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笑了,用力揉了揉他的脑袋,
“你小子!拿着我的官印去,直接调人!”
“是!义父!”
望着李守善的背影,李蔡感叹道,
“这小子,终于是长大了。”
显然,经过此事,李守善做事不再孩子气了,他明白了规矩的重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规矩一直在约束着人。听完义父方才的话,李守善更加醒悟,自己应是守护规矩的人,而不是破坏规矩的人。
苏武则在旁,暗中感叹叔爷的布置,
走一步,看两步,
平叛后李蔡下的第一个命令是严打罪犯。
他看出了让罪奴清户的弊端,如此行为是维稳了,但反而会让众人轻视法度,
“反正我就算犯法了也无妨,等着大赦,等着清户。。。都是机会啊。”
李蔡就是要收紧袋子,加强法度,
不得不承认,光是治边,老李真是屈才了。
查看老李的履历,能文能武,武功自不用说,还曾帮助刘彻迁徙边民、统筹盐铁、治吏改币,
边民,盐铁,改币,都是刘彻朝经济的生命线,而这些事都有李蔡的身影,一看老李就是读书人啊,
韩愈对李蔡评价极高,
“人所惮为,公勇为之;人所竞驰,公绝不窥。”
翻译过来,人家不敢干的,老李冲上前去干;大家抢着干的,老李反而不干了。
“子卿,你看清户也做了,度田在即,叔爷还能帮你些什么?”
李蔡微笑看向苏武,
苏武也不客气:“叔爷,你帮我和边将都通通气吧,省得麻烦。”
李蔡没想到苏武这么直白,在李蔡看来,小武是个不愿意求人帮助的人,这绝对是缺点,
处理政事,单打独斗不好使。
人,也是一种资源,不去使用,是自视清高。
李蔡格外舒心,大笑起来,
“好!叔爷都帮你办了!”
“多谢叔爷!”
“有什么的,叔爷一把老骨头了,也没什么可追求的了,能帮帮你们小辈,是最好的。”
喜欢家父汉武帝!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家父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