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笑了一声,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质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盯着朱瞻塙问道:“有多特殊?”
朱瞻塙不卑不亢地拱手,神色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说道:“特殊之处在于,此炮车比以往的炮车更加轻便。经过改良之后,使得整体重量大幅减轻。”
“正因如此,它可适用于山地、雪地、雨后泥地等各种复杂地形。”
“在山地之中,以往笨重的炮车难以推进,而此炮车却能凭借其轻便灵活的特性,快速抵达指定位置,发挥火力优势,在雪地上,它也不会因深陷积雪而无法行动。”
“雨后泥地同样无法阻碍它的前行,且不会因为天气使得火药受潮,依旧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极大地拓展了火炮的作战范围与机动性。这是其一。”
他微微停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其二则是此炮弹不需要火把点火。以往的火炮在夜间使用时,不仅容易暴露目标,而且操作复杂,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
“而我研制的这种新型炮弹,采用了独特的发火装置,无需明火即可引爆。若在夜间偷袭敌军,这一特性必有奇效。”
“悄无声息地靠近敌军,在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敌军在炮弹爆炸前都难以察觉危险的临近。”
朱瞻塙自信的加重语气说道:“二者相互结合,则能在草原上做到无声无息,无火无痕,当炮声响起时,敌军才会惊觉我方的攻击,但此时我们凭借炮车的轻便优势,转移的速度不输骑兵,迅速撤离现场,让敌军难以追击。”
听到这的时候,朱棣已经被震惊得表情麻木。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象到火炮连天轰炸蛮夷部落的场景。
那漫天的炮火,如雨点般落在草原上,炸得蛮夷部落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曾经那些在草原上肆意侵扰大明边境的敌人,在这强大的火器面前,将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朱棣心中还是有所怀疑。
一来怀疑是否真的有朱瞻塙说的那么好,二来则是在怀疑,朱瞻塙必然是另有所图。
所以,朱棣轻笑了一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深意地问道:“那你为何偏偏选在今晚进行试验?”
朱瞻塙不卑不亢地再次拱手,神色认真而诚恳地说道:“因为时间来不及。”
“来不及?”朱棣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反问意味。
他甩了甩衣袖,宽大的衣袖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是天要塌了,还是草原蛮子打过来了?为何来不及?”
朱瞻塙义正言辞地说道:“爷爷,并非如此。”
一声“爷爷”叫出口,朱棣面色顿时有些不悦。
在他看来,说正事的时候,最讨厌别人给他打亲情牌。
如此反而会让朱棣下意识的警惕起来。
紧接着,朱瞻塙缓缓开口说道:“爷爷曾说过,要为大明打出来五十年的太平。您一生南征北战,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不辞辛劳。然而,如今爷爷年岁已高,且日夜不停的处置政务,身体逐渐苍老。孙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微微低头,似乎在平复自己的情绪,而后继续说道:“孙儿深知,爷爷心中一直有着彻底铲除草原各部落的心愿,让大明的边境永享安宁。”
“孙儿只想在爷爷下次北征之前,造出更为强大的火器,使得爷爷的北征大军如虎添翼,甚至能够凭借这些火器的威力,彻底消灭草原上的威胁。”
说到这,朱瞻塙故意带着哭腔,声音中满是真挚的情感:“曾几何时,爷爷还能提刀纵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得草原各部丢盔弃甲。”
“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豪迈。”
“可如今,岁月不饶人,爷爷却只能坐镇军营。孙儿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满是不甘。孙儿只想以火器之利,让爷爷重回战场,令敌人仅仅看到爷爷的影子便四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