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棠心情尚未平复,声音还有些激动,道:“我也没想到,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把我救出来,带来这里,我怕是就要嫁做他人妇,只能在田间劳作一生,哪能有这么个机会。”
“嘿嘿,好说。”
杜风荷见两个小姑娘走后,就拿出纸笔,给远在京城的妹妹写一封信。
次日开始,李海棠就天天就绣庄学刺绣,白天一边帮绣娘们打下手,一边学习刺绣的技巧,晚上等绣娘下工,杜娘子才有空跟她讲解针法之道,所以每日二更过后,才能回去。
对此,杜娘子担心她一个姑娘家走夜路危险,便提议她搬到绣庄来住,绣庄有很多房间供绣娘们住。
李海棠也担心自已每日这么晚回去,影响李青禾她们休息,便就搬过去了。
对于李海棠的决定,李青禾一家也很支持,不是嫌弃家里多一个人住,而是也怕她每日回来这么晚,这么个小姑娘,每天走夜路,难免会遇到心怀不轨之人,还不如就住在绣庄,偶尔回来吃顿饭。
搬新家
陈氏这边也看好日子了,就在八月二十五这日。
八月二十五,宜搬迁,嫁娶,祭祀,出行。
在蒹葭巷这个院子住了一年多,东西自然不少,陈氏便去码头请几个短工,帮忙搬家。
从清晨搬到午时,才把东西尽数搬到梧桐巷的宅子。
“我要荡秋千”,不出李青禾所料,菱儿很喜欢这个秋千,一进门,就跑过去,踮着小短腿,吃力地想要爬上去,最后还是没爬上去,开始撒娇求人,“大哥,抱我上去。”
小文把她抱上去,让她坐好,就准备去忙。
“大哥,给我推推。”继续撒娇道。
东西是都搬进来了,但还需要收拾,小文只给她推了一下,道:“你自已先玩着,等我们忙完,再陪你玩。”
“哦,那我也,来帮忙”,菱儿说着,就想下去,奈何腿太短,下不去。
小文无奈,便又把她抱下去。
一家人忙碌到申时,午饭都没吃,才把东西都安放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等东西都收拾好后,陈氏点上香,又在门口烧了一串爆竹。
望着新宅子,陈氏哪哪都满意,最满意的还是后院,那片地够种不少蔬菜瓜果呢。
菱儿更开心,坐在秋千上咯咯咯地笑着,两个哥哥给她推。
李青禾跟方桃在厨房忙着做晚饭,今天是住进新家的第一天,自然要庆祝一番,所以道道都是硬菜。
大约酉时,林义叔侄带着冯倩儿,手里提着一壶酒,还有一盒糕点上门。
李海棠下了工,跟杜娘子告一声假,也回来了。
贺氏母子两人,还有张嫂子一家三口,都一起带着礼物上门。
陈氏笑呵呵地接待着,“哎呀,来就来嘛,带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