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禾觉得这赵老大不是喜欢拐弯抹角之人,便也心直口快道:“我是想来收购羊毛的。”
赵老大觉得稀奇,别人都是来买牛买羊或者买马的,这姑娘竟只是来买羊毛,很少见,“羊毛有,你多少钱一斤收?”
羊毛占地方,又不值钱,很多时候都不会存着,这姑娘运气不错,去年冬天跟今年宰羊时的羊毛还放着没处理。
李青禾看着他这副,像是背了几十条人命在身上的模样,没敢开太低的价格,识时务者为俊杰,便开了个跟居庸县那边一样的价格,道:“六文钱一斤如何?”
赵老大犹疑片刻,道:“行,我这里大约有四车左右的羊毛,你是要自已派人来运过去,还是让我们送过去?”
李青禾听他这意思,是不包运送呢,便道:“我先看看羊毛吧。”
“没问题。”
于是赵老大带着她去了存放羊毛的一个帐篷里,这羊毛数量不算多,用四架四轮牛车就能装完。
便道:“还得劳烦你这边帮我送过去。”
赵老大:“没问题,租车加人工,收你四百文。”
李青禾汗颜,这四百文不多,但是这么大的一个牧场,竟然跟她计较这区区四百文。
她不知道的是,这赵老大从小贫困,白手起家,多次深闯草原,好几次丢了小命才积累出来的财富,脸上这条疤,就是在鞑靼人手下逃命时留下的。
所以他很珍惜自已现在所拥有的的,当然,该大方的时候他不会小气,但是该是他的,他一文钱都不愿放过。
李青禾点头答应:“没问题,这羊毛我一直收,劳烦都给我留着。”
赵老大:“好说。”
李青禾付过定金,就跟石梅一起策马返回,牛车走得慢,她没耐心亦步亦趋地跟着。
如今羊毛作坊还已经织出很多件毛衣,男款女款都分大中小三个尺寸,男款的花纹比较简单,颜色比较深,女款的花样繁杂一些,颜色也比较鲜艳。
她也不怕囤货,毛衣这东西,即使在物质丰富的21世纪,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别说物质匮乏的古代。
织娘们的手艺越发娴熟,除了偶尔有一两个人有时候粗心的,基本都不用返工。
李青禾心想这只有毛衣一种产品,未免有点单调,于是分出几个织娘开始织毛裤,还有袜子跟手袜。
这手袜她想织那种半指的,还有一个帽子,不干活的时候,就将帽子戴在手指上,不干活的时候就将帽子扣在手背那里。
李青禾跟织娘们说了手袜的后构造,问她们能织出来不。
织娘们都说可以。
李青禾很满意。
于是次日,她就得到了两对手袜的样品,和她想象的差不离,她就着其中的一些小细节提建议,便开始大量生产。
这日,她再次从刘掌柜手上接到李承文的信,言是奶奶和娘亲她们会随着爹一起来京城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