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洞房夜你喊人围观,脸呢 > 第1676章(第1页)

第1676章(第1页)

第1676章

林臻付钱时,留意到摊车旁挂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卫生甲等”四个红字。

“郎君好眼力。”女摊主见状,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这是坊里每月卫生评比发的牌子。那些纠察们查得可严了。灶台干不干净,抹布消没消毒,垃圾及不及时清走,食材新不新鲜,样样都得过关。评上这甲等,街坊邻居都信得过,生意都好做不少呢。”

旁边一个卖水果的摊主也凑过来:“是啊。以前这地方乱糟糟的,苍蝇嗡嗡乱飞,谁愿意来买东西。现在多干净。大家伙儿都自觉了。别说乱丢垃圾,就是随地吐口痰,都怕被纠察看见,臊得慌。”

林臻听着摊主们七嘴八舌却充满自豪的议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满足笑容和眼中闪烁的光彩,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

安居方能乐业。环境的改善,管理的规范,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更重塑了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

离开市集,林臻被一阵清脆的读书声吸引。

循声望去,只见小区一角,一座青瓦白墙的新建院落前,挂着一块“兴化坊蒙学堂”的匾额。院落内,传来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林臻驻足院外,透过敞开的院门望去。

宽敞明亮的教室内,数十名年龄不一的孩童,身着整洁的棉袄,端坐在崭新的木桌前,跟着讲台上一位年轻的流官先生,摇头晃脑地诵读着《三字经》。

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映照着他们专注而明亮的眼睛。

“这是府衙办的蒙学堂。”红袖章老者跟在一旁,低声介绍,“不收束脩,坊内所有适龄孩童都能来读书识字。先生是朝廷派来的流官,学问好,人也和气。孩子们可喜欢了。”

“阿宝也在里面呢。”老者指着教室后排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是刚才扔果核的那个孩子。

林臻静静地看着。

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如同初春的鸟鸣,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免费蒙学堂的设立,不仅让孩子们有了识字明理的机会,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新一代的文明习惯和公民意识。这才是惠及长远的根本之策。

日影西斜,暮色四合。林臻告别了热情的红袖章老者,缓步走出兴化坊。

回望这片在废墟上重生、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整齐的楼宇在暮色中披上暖光,洁净的街巷人影幢幢,清澈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热闹的市集传来阵阵笑语,蒙学堂的读书声依旧清脆悦耳。

孩童的嬉闹声,老者的谈笑声,商贩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生动而温暖的市井交响。

他想起紫宸殿上的宏图伟略,想起格物院的蒸汽轰鸣与电波无声,想起北疆雪原的铁龙破冰与惊雷慑敌。

那些是改天换地的惊雷。

而眼前这方整洁安宁的小天地,这街巷升腾的烟火,这黎民百姓脸上真心的笑容,才是那惊雷最终要守护的图景。

为国为民,非止于金戈铁马,更在于这万家灯火的温暖,在于这街巷升腾的烟火,在于这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图景。

这,才是他林臻穷尽一生,也要守护的江山本色。

寒风依旧凛冽,林臻紧了紧身上的薄氅,转身融入帝京繁华的暮色之中。

前路虽长,然民心所向,便是光明所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