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洞房夜你喊人围观,脸呢 > 第1678章(第1页)

第1678章(第1页)

第1678章

“格物之学,可先行于工部、兵部、驿传等实务衙门,以显其能,以安人心。科举增设格物科,可先设于国子监、格物院,为试点,待成效显著,人才辈出,再徐徐推广。广设格物学堂,更需谨慎。可先于州府重镇,择良才而教,勿使良莠不齐,反生事端。此乃老成谋国之道。”

“岳丈老成持重,思虑周全。”林臻道,“然,时不我待。北疆轨道、电报干线,需大量通晓格物之才。若按部就班,恐缓不济急。”

“殿下可双管齐下。”上官墨轩道,“一方面,于国子监、格物院设速成班,专授轨道、电报、机械等实用之学,选拔军中、工部、流官中聪慧子弟,短期培训,以应急需。另一方面,于科举格物科,严定章程,选拔真正通晓格物原理、有志于实学之才,为长远计。如此,既解燃眉之急,又固长远之基。”

林臻目光微动:“岳丈此策甚善。”

“至于世家门阀”上官墨轩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殿下可示之以利。”

“哦?”林臻挑眉。

“格物兴国,非独朝廷之利。”上官墨轩道,

“轨道铺设,需大量铁料、木材、石料。电报架设,需铜线、胶皮、磁石。蒸汽机车、纺织机械、矿山设备皆需巨量原料与工匠。此中商机,何止亿万。殿下何不放开部分专营,许世家入股,共享其利。利之所在,人心自附。阻力或可化为助力。”

林臻沉默片刻,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岳丈深谙人心。”

“老朽不过痴长几岁,略知世情罢了。”上官墨轩放下茶盏,“殿下雄才大略,锐意革新,老朽欣慰。然,为君者,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方为长久之道。婉儿在府中,可还安好。”

“婉儿持家有方,府中诸事,井井有条。”林臻道。

“婉儿自幼受教于老朽,知书达理,然性子过于持重。”上官墨轩目光深远,“殿下多担待。”

“婉儿贤良淑德,乃臻之幸。”林臻道。

“如此便好。”上官墨轩微微颔首,“天色不早,雪路难行。殿下请回吧。”

“岳丈保重身体。”林臻起身,躬身行礼。

“殿下亦当珍重。”上官墨轩目送林臻离去,深邃的眼眸中,映着轩外苍劲的雪松,久久不语。

林臻走出“松涛轩”,寒风卷起雪沫,扑打在脸上。

上官福早已等候在廊下。

“殿下,老爷吩咐,备了些府中新制的梅花糕和云雾茶,请殿下带回府中,与王妃尝尝。”上官福躬身道,身后小厮捧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有劳。”林臻颔首。

他踏雪而行,走出上官府邸。厚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府内的清贵与沉静。帝京的喧嚣与寒意再次扑面而来。

马车内,林臻闭目养神。上官墨轩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这位秦国国士历经三朝、宦海沉浮的前首辅,虽已远离权力中心,但其眼光之老辣,思虑之深远,对朝局人心之洞察,远非常人可及。

他并未直接反对新政,而是以退为进,提出了一条更稳妥、更具操作性的路径。

既肯定了格物之力的价值,又顾及了士林清议与世家利益,为新政的推行铺设了一条缓冲带。

林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这确是一步妙棋。将阻力化为助力,以利益捆绑,分化瓦解。

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未必不会低头。这比单纯的强硬推行,更为高明。

林臻想起上官墨轩最后的话语。

这位岳丈,看似闲话家常,实则意味深长。

婉儿持重,需多担待这既是长辈的嘱托,亦是一种隐晦的提醒。

新政之路,荆棘密布,他林臻可以锐意进取,但镇北王府的后院,需婉儿持重守成,方能稳固。

马车碾过积雪,发出吱呀的声响。

帝京的暮色深沉,万家灯火渐次亮起。

林臻睁开眼,深邃的眼眸中,映着窗外流动的灯火,沉静如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