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将领道:“秦王仁义,不忍你们?因为?这场灾祸而饿死,所以派遣我们?来帮助你们?!”
“这不是秦王第一次派人?来帮助你们?了。想想魏国正在兴建的?那?几个造纸厂,想想造纸厂给的?工钱!秦王可是为?你们?中的?许多人?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啊!”
那?几座造纸厂,当地的?农人?们?都有所耳闻。虽则那?几座造纸厂还在兴建,尚未正式投入运营之中,但在造纸厂中做工待遇有多优渥,他们?都是知道的?——为?了吸引他们?踊跃报名,秦人?派人?来大肆宣扬过。
不提造纸厂承诺给的?工钱,单只说造纸厂每日提供两顿饱饭,对这些黔首们?来说,便足够有吸引力了。大争之世,黔首们?都是在夹缝中求生。莫说是在灾荒年,便是在丰收年,他们?都不敢指望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当然,与造纸厂的?优渥待遇一并?传开的?,还有秦王的?贤名。
在此之前,魏国的?黔首们?可不认为?“仁义”二字与秦王有一丝半毫的?关系。
但秦国将领特意?提到了造纸厂,又说这次秦人?是来帮助他们?这些魏人?的?,魏国的?黔首对此便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无论如何,此时秦人?为?刀,他们?为?砧板上的?肉。倘若秦人?要对他们?不利,根本就没必要编造谎言蒙骗他们?,不是吗?
魏地的?黔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决定听从秦人?的?指挥。反正他们?是拿这些蝗虫束手无策了,既然这些秦人?说他们?有办法能够剿灭蝗虫,那?就按照他们?的?法子来试试吧。
最坏的?结果,就是今年他们?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
如果秦人?能够带他们?消灭蝗虫,抢回一些粮食来,这对于他们?而言便是意?外之喜。
秦军将领一早便得了秦王的?吩咐,带着农官与兵卒们?开始指挥着魏国黔首们?展开浩浩荡荡的?灭蝗行?动。
魏国黔首们?本是秉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当他们?发现秦人?的?灭蝗法子颇具成效之时,他们?干活便越发卖力。
尤其是灭蝗行?动的?中途,姚贾还将魏王派人?送的?赈灾粮给运过来了。
姚贾指挥着底下的?人?,将那?些粮食熬成粥,分发到黔首们?手中。
当魏国黔首们?排着队从秦人?手中接过热腾腾的?粥时,他们?绝望的?心中生出了几分希冀来。
看?样子,秦军将领当真没有说错,那?秦王,果然是个仁君啊。过去,是他们?误解了他,以为?他与前几代秦王没什?么不同。
有了秦人?的?帮助,兴许,他们?当真能够挨过这艰难的?一年。
姚贾在他们?喝粥时,还派人?通知他们?:“这只是第一波救济粮。稍后,秦王还会联合楚王,送来第二波救济粮。魏王已经?说了,今岁会减免你们?的?赋税。你们?再?寻些野菜,想法子对付对付,总能把这艰难的?一年熬过去。”
反正,话他是带到了。至于究竟是否会减免赋税,减免多少,那?就是魏王说了算。
魏王若是说话不算话,不肯减免赋税,导致魏国黔首大规模饿死,魏国黔首的?怨恨只会冲着魏王而去。
即便魏王减免了足够多的?赋税,可因这消息是秦人?带来的?,魏国黔首们?也只会记秦王的?好。
毕竟,当他们?遭灾之时,魏王可没有派人?来关心过他们?。
若不是秦王派秦国使者来到了此处,想来魏王也不会迫于秦王的?压力,给他们?这些底层黔首减免赋税。
此时,魏国黔首们?心中产生了一个模糊的?念头。
像秦王这么好的?君王,怎么就不是他们?的?国君呢?
从前,他们?总是听说秦法有多严苛,秦王有多残暴,可如今,他们?亲眼见了秦王的?做派,倒是有几分羡慕秦人?了。
秦王对他们?这些异国的?黔首都这般关心,对待本国的?黔首,只会更好吧?
魏国这边进?展顺利,除了魏王出人?出力还没讨到好处之外,再?没什?么不好。
赵国这边,进?展就不是那?么顺当了。秦魏之间的?大战,毕竟已过去了一百年。
此后,秦魏之间虽然也有冲突,但这冲突远未达到会令魏国亡国的?程度。
魏国黔首纵使一开始对秦人?怀有些许敌意?,这敌意?很快就被姚贾和秦军将领设法化解了。
秦赵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毕竟才过去了二十?年。许多赵人?,如今还没有忘记当初是秦军害得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对待秦军,天然便多了一层敌意?。
哪怕秦人?说他们?是奉秦王之命来帮助他们?的?,哪怕赵王偃亲自下令,命赵地的?农人?配合秦军灭蝗,赵地的?黔首们?依旧对秦人?冷眼相待。
顿弱见状,索性命人?对这些赵人?道:“不管你们?相不相信,我们?此次的?确是奉秦王之命来帮你们?的?。若是秦王对你们?不怀好意?,只需趁着你们?遭逢蝗灾之际,派兵攻打你们?赵国就可以了,又何必派我们?过来跟你们?演戏?”
“你们?可以不信我们?的?话,但莫要阻挠我们?灭蝗。否则,等到蝗虫吃完了你们?的?庄稼,你们?照样挨不到冬日。”
许多偏见,一旦形成,便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去化解。许多仇恨,亦需要时间,才能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