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243章 新婚特供(第4页)

第243章 新婚特供(第4页)

叶满枝默默在心里合计了一下,曙光厂一月份加班加点生产26000台电视,能有一千多万的产值,下半年如果能把那条老生产线改进一下,年底达到1。8亿产值不成问题。

德化专区发展速度那么快,主要是四机部下放的几家无线电厂发挥了巨大作用。

曙光厂提高产能以后,兴许能跟那些无线电厂打个平手。

叶满枝在心里胡思乱想着,跟着有言在柜台之间闲逛。

来到日用百货区的时候,氛围明显区别于其他柜台。

说不上冷清,但确实没多少人。

茶缸、暖瓶、镜子这类日用品,如不是急用,没人在年前抢购这些。

叶满枝留心着轻工业品的市场行情,回家以后,将商店里的情况都记了下来。

*

她没在年前找企业负责人谈话,让大家安心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可是,春节之后刚开始工作,她就约谈了十四家企业的负责人。

这十四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产品毫无新意。

十年前与十年后生产的产品一模一样。

有的厂甚至生产了二十年,不换花色。

市搪瓷一厂革委的王主任振振有词道:“叶局,不是我不想生产其他花色,但是市场就认红双喜呀!哪对年轻小夫妻结婚的时候不买红双喜脸盆?”

“所以,你们建厂21年,就一直生产红双喜脸盆?换都不带换的?”

确切地说,他们除了生产红双喜脸盆,还有红双喜饭盆、红双喜痰盂。

一进他们的仓库,那就是红彤彤一片,啥都是红双喜的。

“咳咳,市场就认这个,我们也没办法。”

叶满枝不客气道:“去年第二季度,商业部门在搪瓷一厂的订货已经开始减少了。据我了解,商店仓库里也积压着不少搪瓷制品。”

搪瓷制品一般都是由滨江自产自销的,很少从外地调货。

搪瓷厂生产什么,本地老百姓就用什么。

以前物资紧缺,选择性小,大家不挑剔。

可是,近些年很多区县都开办了搪瓷厂,市搪瓷厂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产品花色远远不如区县小厂。

王主任为难道:“叶局,不是我推脱,订货减少以后,我们也想过增加花色,增加新品种的可能,但是技改需要资金,我们的现金都压在库存上,你看局里能不能给我们批一笔技改资金?”

叶满枝心知这是遇上老油子了。

想让他改变,市局就得出资支持。

可是,目前只有照相机厂成功从她手里抠出钱来,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局里是不会批钱的。

这件事在企业之间早就传开了,大家都说新来的局长是属貔貅的。

叶满枝问:“你们库存压了多少货?”

“不少,”王主任如实道,“差不多十多万。”

“这么多?”叶满枝惊讶地问。

搪瓷制品的单价低,大多数的定价是个位数。

十万的货,最起码有上万件了。

王主任解释:“虽然商业部门要货少,但我们的生产不能停,这大半年下来,积压了一些库存。”

叶满枝心想,你们这库存积压的可不是一些。

她将搪瓷一厂的情况记下来,又陆续约谈其他工厂负责人。

十四家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积压库存的情况。

不将库存清出来,那增加花色、上马新项目就是做梦。

叶满枝给商业局的陈局打电话,跟他商量,先从这几家企业订货,尽量帮他们清一清库存。

陈局呵呵笑道:“叶局,不是我不愿意帮忙。我们可以从这些企业订货,但是消费者不买账呀!把那些老花色送到商店,也是占用商店的库存,你说我们折腾什么?问题还在工厂那边,你还是从工厂身上想想办法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