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观众们则喜欢上了龙文章,这个人就像是一个妖孽。
他会带兵,也能打硬仗,他战斗力很强,同时他还是个百变怪。
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面子?架子?他通通不要。
他对孟烦了是一副模样,对迷龙又是一番模样,他就像是一把铁锤,开始把每个人打造成他们原本应该有的样子——军人的样子。
龙文章和迷龙的互动,让观众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老A和钢七连,看到了袁朗和高城。
一个诡计多端,一个依旧傲娇。
而拧巴的们烦了也过来道谢,三个人总算是有了战友的样子。
他们在龙文章的带领下开始打鬼子,阿译开出了他的第一枪,这个少校依然让大家喜欢不起来。
就在一切都要好起来的时候,龙文章遭遇了重大打击,川军团已经撤回国内,英军拒绝向龙文章他们提供物资。
没有了物资支援,龙文章就算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子弹。
惨烈,回家的路充满了惨烈,要麻死了,最後一个川军团死的很随意,没有什麽轰轰烈烈的举动,就那样被一枪放倒。
龙文章再次展现出来他鬼魅般的天赋——方言。
他会各种各样的方言,无论是东北话还是四川话,他都手到擒来。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就像他的身份一样。
「阴国鬼死於狭隘和傲慢,华夏鬼死於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这是一句足以封神的台词,十四年抗战,这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然而士兵们始终在败退。
从东三省溃败到滇西,一直跑到无路可退。
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或许就在於龙文章说的那句话。
神神秘秘的龙文章,让观众们有些喜欢,又有些本能的担忧。
他不像个正常人,虽然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然而他的身上迷雾重重。
第三天了,《团长》的收视率终於稳定了下来,虽然没有《士兵突击》那麽高,但也不低,成为了今年剧王的有力竞争者。
当然,不看的观众们还是不会看,他们拒绝接受这部给他们带来困扰的电视剧。
有人是看不懂,有人是看懂了,却下意识拒绝。
人会喜欢上跟自己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比如史今会答应收许三多当兵,因为他看到了这个人身上跟他一样的挣扎。
袁朗会喜欢是许三多这个兵,因为他看到了他为了实现目标的执着。
因为喜欢这些特质,所以他们喜欢这个人。
另一方面,他们也会讨厌跟自己一样的人,比如成才,市侩,自私自利。
他们会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厌恶的特质,他们自己也有的特质。
《团长》里的溃兵们,没有完美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缺陷,有让人厌恶的特质。
懦弱,虚伪,无耻。
观众们从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很像曾经的自己,或者现在的自己。
他们想要知道故事的发展,也害怕自己被故事里的人物所打动,他们开始拧巴起来。
第四天,收视率继续上涨。
这时候许诺拿出来另外的手段,李同尘是明面上的手段,央视是意料之外的援助,他自己也有後手。
音乐,这个杀手鐧他一直没有用,电视剧里出现的歌还没有发布。
一直不宣传,也是为了避免落人口舌,他不想被扣上「爱国营销」的帽子,尤其是在《团长》反响平平的时候。
质量不行,说什麽都是错的,不仅不能给《团长》宣传,反而会引起反感起到反作用。
而观众们早就在呼吁《松花江上》完整版了。
第五天,郑广鸣发布了《松花江上》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