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窗共读阶段,节奏欢快明朗,小提琴独奏和乐队合奏交替进行,快乐,就是这个阶段的主题。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三年同窗一晃而过。
终於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
许诺右手的指挥棒轻轻挑动,左手抬起。
十八相送。
交响乐由快转慢,小提琴大提琴的声音消失。
「噔噔~噔噔噔~」
音乐很慢很慢,就像是分别的人挪不动的脚步,移不开的眼睛。
这种一步三回头的难舍难分,一点点沁入观众们心里。
小提琴再次响起,杜涛的小提琴早已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如泣如诉,依依不舍的小提琴,抵死缠绵,声音婉转低沉,
大提琴和小提琴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十八相送,祝英台和梁山伯更是难舍难分。
断断续续的小提琴,像极了祝英台欲言又止的模样。
音乐里的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一个部分呈示部结束,梁山伯和祝英台短暂分别。
第二部分展开部开始,铜管的奏乐严肃而庄重,就像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
铜管铺天盖地得袭来,而小提琴的声音也丝毫不弱。
祝英台在积极反抗,反抗父母,反抗封建专制,反抗命运的安排。
断断续续的小提琴在拼命地抗争父母的安排,小提琴声音越来越激烈,铜管声音越来越磅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以一个女子之身,在封建时代,跟父母抗争,需要巨大的勇气。
许诺左手抬起,小提琴和铜管冲突达到顶峰,然後是激烈的架子鼓。
许诺双手抬起,轻轻下压。
激烈的冲突消失不见,小提琴悠扬婉转。
祝英台终於又一次见到了梁山伯。
大小提琴似乎在倾诉者自己感情,思念丶喜悦丶哀怨丶悲伤丶痛苦丶愤懑……
楼台相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小提琴大提琴缠绵悱恻,让人心都揪了起来。
梁山伯走後,祝英台依然在抗争,在挣扎。
然而祝英台等来的却是梁山伯的死讯。
这一刻,祝英台心如死灰。
小提琴的和散板独奏,简直要滴出血来。
独奏和齐奏交替进行,这是祝英台的血泪控诉。
她控诉封建的专制,控诉父母的古板,控诉命运的不公。
交响乐达到了最高潮部分,祝英台投坟自尽。
音乐急转直下,祝英台要化蝶了。
化蝶,是华夏特有的浪漫。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西方的爱情故事,同样是悲剧,但两人最後的结局也不过是一人服毒自尽,一人拔剑自刎,缺少了一种最後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