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扼住命运的咽喉
短暂的休息,让曹休重新恢复了战斗力,观众们也得到了短暂的喘息。
第二乐章的声音格外轻柔。
安详,温柔,就像是春天的风,轻松就吹走了冬日的寒风。
温暖舒适,如同母亲的手在疗伤止痛。
稍快一些的行板,降a的小调,给了人喘息的时间。
哪怕是英雄,在经历了惨烈的战斗之後,也需要清理自己的伤口。
武器需要保养,人需要休养。
中提琴和大提琴,配合着发出温柔的声音,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斯坦因的脑子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
他看到战士在给自己包扎伤口,动作很随意,仿佛根本就不痛。
只是伤口狰狞而恐怖,鲜血淋漓,战士紧咬的牙关和额头爆起的青筋暴露了他的痛苦。
他看见有人点燃了篝火,脱了鞋子坐在火堆旁,火苗在风中摇曳,安详又温暖。
他看见战士掏出了胸口珍藏的那一枚小小的照片。
似乎是憧憬着胜利之後的美好生活。
一切都是那麽的美好,刚刚经历的伤痛,开始痊愈。
木管开始响起,坚强,刚毅,充满斗志。
音乐转入c调,铜管吹响了英勇豪迈的进行曲。
斯坦因看到了,他看到战士小心翼翼地收好照片,然後坚定地拿起了武器。
犹豫,迟疑,慌张,通通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坚毅,他找到了答案。
当命运来敲门,他要做的是彻底击垮命运。
要麽他倒下,要麽命运投降,没有第二条路走。
整个第二乐章,斯坦因听到的主题只有一个,「反抗」。
温柔和安详,只是战士走向勇敢的风景。
斯坦因其实很讨厌那种毫无原因的勇敢,他的作品里从来都不会设计一个毫无缺点,莫名其妙伟光正的形象,因为这样很不「人类」。
人类就应该有人类的形象,伟岸光辉的形象,是「神」而不是「人」。
人是会怕死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对牺牲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也可以勇敢,但是一定是有什麽东西让他勇敢起来。
比如斯坦因就很喜欢《我的祖国》,他甚至还专门了解过这段历史。
脱下军装就是普通的农民,这些农民,为什麽穿上军装就变成了世界上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斯坦因很困惑,他百思不得其解,
後来,斯坦因在歌词里找到了答案,「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很朴素的原因,这就是让人变成战士的秘诀。
人这一生,总要为了什麽而不顾一切。
斯坦因微微点头,他很喜欢第二乐章开头的温柔,很满意自己「看到」的画面。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许诺,眼里满是欣赏,以及一丝自愧不如。
旁边的许诺有些懵逼,这老爷子用火热的眼神打量他,看得他有些…:发慌。
於是他下意识往林晚晴那边谷堆谷堆。
舞台上,曹休依旧闭着眼睛,闭着眼睛,他都知道每个人的动作表情,知道他们演奏对不对。
这支乐队他指挥了半辈子,一个眼神对方就能会意,闭上眼睛,也不会出现差错。
曹休双手握紧,上下振动起来,第二乐章在战歌中结束。
曹休睁开眼睛,深呼吸,双手归位,他手指轻轻捏起来,第三乐章开始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