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晴证道海外!》
《华语乐坛不弱於人!》
《wake有希望冲击世界第一专辑吗?》
蓝星的世界第一专辑,首周销量不如《wake》,但是凭藉着强大的生命力,发布十几年,到现在每天还有新增销量,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两个亿。
以《wake》如今的增长势头,成为历史第一并非没有机会。
一场属於华语乐坛的狂欢开始蔓延。
有人算了一笔帐,短短五天时间,《wake》海外进帐十几亿人民币,国内进帐一个多亿,总收入15亿人民币。
这种吸金能力,比电影大片还要夸张。
当然,最主要还是海外收入,挣美元,花人民币,这踏马比抢钱来的还要快。
「我也去试试海外市场。」
「这尼玛,白头鹰卖一万张,相当於国内卖七万张,可以赌一把。」
「是啊,华夏虽然有14亿人,但是世界上还有六十多亿人呢。」
「突然觉得天天内斗没啥意思,海外市场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如果之前有人劝他们往海外发展,肯定会被他们喷的狗血淋头。
我踏马国内都玩不转,你让我去海外,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事实上林晚晴发海外专辑的时候,也没有人看好她。
「不自量力,必扑!」
「笑死了,真以为在国内称王称霸,在国外也行?」
「坐等她金身被破。」
很多人暗戳戳地等着林晚晴遭遇滑铁卢,只要有一次失败,他们就可以抓住这个点无限扩大。
「天后又怎麽样,还不是在海外吃瘪。」
有些人的逻辑非常清奇,林晚晴海外失败,他们海外没有失败,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去,所以他们>林晚晴。
只要我不出手,我就不会失败。
逻辑感人。
而大部分虽然没这麽恶毒,但是冷嘲热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把毕生所学的成语都用了出来。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不自量力」「夜郎自大」
这些成语都被用来形容林晚晴这次专辑出海。
这条路他们自己不敢走,但嘲讽别人走这条路,是自古以来的常事。
《林晚晴昏招频出》
《林晚晴开局不利》
《林晚晴垂死挣扎》
《林晚晴败局已定》
《林晚晴发表获胜感言》
短短几天,华语乐坛风向急转。
海外五百多万销量,让很多人不敢相信。
「这麽容易的吗?我也去试试。」
「试试就逝世吧。」
「容易?扯犊子了,你知道这几首质量有多高吗?」
「你知道那几场音乐会有多牛逼吗?」
「你知道斯坦因等人的评价有多大作用吗?」
「你什麽都不知道,只看到了别人赚钱。」
很多人开始冷嘲热讽起来,毕竟不是谁都有实力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