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停下了,相互看了看,周围走着的官员,也愣了一下。
怎麽是这五个人?
以往叫留步的,要麽是丁谓钱惟演,要麽是冯拯李迪,要麽是晏学士一个人,今天这五个人能作出什麽呢?周围的官员不懂,这五个人就更不懂了。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皇上把自己留下来的原因,但五个人搁在一起,那些个原因都不可能了。
五个人对视一眼,又都冷着脸别过头去。
这五个人,相互之间,可都看不顺眼。钱惟演和晏殊作为两大笔杆子,相互看不起。冯拯和丁谓都是宰相,相互斗不止一天两天。
忐忑来到文德殿,见过了皇上,赵恒道:「你们五位,都是朝中忠臣。」
「臣等惶恐……」
「既然是忠臣,诸位爱卿心中可有人才推荐?」
五人相互看了看,虽然看不顺眼吧,至少能从对方眼里得到一丝提示,皇上怎麽突然问起这个了?
「国中自有抡才大典,忠孝贤达之人,皆为皇上尽肱骨之力……」
真宗抚恤笑了笑,又问道:「晏爱卿,你可还记得半月前,朕诏一少年来宫?」
「臣记得,就是那个写《爱莲说》的,洪学士的弟子吧?但不知那少年正在何处,好像还未来宫中。」晏殊回到,他好像明白了一些,皇上似乎是想提拔那位少年。
赵恒没回,看了一眼吕夷简。
吕夷简走上前道:「皇上说的,难道是临川陈初六?若是此子,他正在火城等诏。」
赵恒拿手抚过自己的长须道:「吕爱卿和他是什麽关系?」
「臣与此子同从洪学士治学,同窗兄弟。」
「哦……原来是这样,那吕爱卿替朕过去传他来吧。」真宗赵恒挥挥手,令其馀四人坐下,反手拿出来一些诗文集子,上面都是陈初六和「四为诗社」所做的文章。整个汴京,也才天子手中有一份。
御前四人,都是查看起来了文章诗词,偶尔点点头,哪怕是丁谓,也面露一丝赞许。
赵恒问道:「诸位,但不知此子文采如何?」
「诗词清丽,志向高雅,倒是不错。」晏殊点了点自己手上的一卷道:「不过这四为诗社,臣从未听说过。」
丁谓冯拯未说话,钱惟演撇撇嘴道:「这等文章,虽然清丽,但……但非朝廷正体,是偏风。」
晏殊白眼道:「什麽意思,什麽叫朝廷正体?文章自古无定式!」
「如今朝野之中,皆以西昆酬唱集为纲,此子文章,无半点西昆之风!」
「两位爱卿,再看看这一卷。」赵恒又拿出来了一卷,这一卷是陈初六练习的科举文章。
递给钱惟演和晏殊,二人接过细看起来。
钱惟演眼前一亮:「不错,不错,这文章华丽至极,佳作也!」
晏殊看了,脸逐渐冷了下来:「堆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