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名蜀国将军,满脸狐疑地凝视着乌昌烨,眼神中充满了戒备。
他那因寒冷而颤抖的声音,虽微弱却清晰可闻:
“你这……南诏皇帝……莫要以为如此言语……便能让我等心悦诚服……”
“你所言种种……无非是想让蜀国……沦为……南诏的……附庸罢了!……”
“我等……宁死不屈……绝不做那卖国求荣之徒……”
乌昌烨一脸真诚,言辞恳切:
“将士们保家卫国,忠君爱民,此乃分内之事,并无过错。”
“然而,你们的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们所忠心耿耿的君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子民?”
“你们怎忍心看着,自己的爹娘和父老乡亲,永远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
“这样吧!……诸位不必急于答复寡人。”
“你们先填饱肚子,再前往护国公处,领取御寒衣物和钱粮,归家解救你们的亲人。”
“救人如救火,你们在此多拖延一刻,便会有多少亲人失去生命。”
“事不宜迟,快快行动起来吧!”
蜀国将士们,依旧不敢轻易妄动。
乌昌烨深深躬身,行大礼一拜到底,眼中满是恳切之色,哀求道:
“为了你们家人的安危,寡人……恳请各位将士,切莫再延误时机了!”
蜀国的将士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迟疑。
乌昌烨见状,心急如焚。
他深知这些将士们,此刻的困境和担忧。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对身后的南诏将士下达命令:
“快!把热汤热饭端进来,让各位将士先填饱肚子!”
接着,他又补充道:
“再把御寒衣物分下去,让他们暖和起来!”
身后的将士们齐声回应:
“是!”
随后,几个南诏的兵卒,迅行动起来,将热气腾腾的汤饭和美味的菜肴,端进营帐。
饥寒交迫的蜀国将士们,闻到那诱人的香气,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身体也逐渐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南诏的兵卒们,则格外耐心。
他们将一碗碗热汤,小心翼翼地端到每个蜀国将士的面前。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立刻抬起碗,大口地喝下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