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清穿温僖贵妃 > 第110章(第2页)

第110章(第2页)

以太皇太後的城府,会不会将计就计?

思及此,瑾华叫琼樱俯下身,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琼樱听闻,很是惊讶,忙点头应下。

出行在即,康熙即使再不放心瑾华,也不可能放下有政治意义的木兰围场之行,专心守着她。

这次遏必隆原是不必随驾的,瑾华临産,他不放心,便跟康熙说了,他在京城留守,但不知因为什麽,他在出行前收到康熙的口谕,让他伴驾。

遏必隆在书房中不安地踱步,他心中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如他这样曾沙场征战的老将,是很相信自己的这种玄之又玄的直觉的,他有心想给瑾华传信,又怕惊着了她。

夜已深,他换上黑色长袍,从角门离开国公府,来了到定安侯府,找到了瑾华的舅舅阿克敦,与他密谈了许久。

阿克敦的定安侯之位,说到底是靠着瑾华得到的,他心中一直很是感激,加上瑾华後来弄出来的玻璃等物,他家着实沾了很大的光。

现在,遏必隆漏夜前来,让他全力相助瑾华,他想也不想就应下了。

遏必隆与阿克敦谈妥後,就传信给瑾华,告诉她自己要伴驾出行的事情,并将阿与克敦的联系方式告诉她。

瑾华收到遏必隆的信後,心中松了口气,好在还有舅舅在,她不会因为遏必隆的离开被斩了宫外的手脚。

她在康熙临行前来看她的时候,跟他说,想念郭罗妈妈与额娘,希望能提前将她们接进来陪伴她生産。

宫中嫔妃生産本就有让家人陪伴的先例,瑾华只是提前将人接进宫来,康熙毫不犹豫就应下了。

等康熙离开紫禁城後,瑾华便写了封信给阿克敦,交代了一些事情後,就等着她们递牌子进宫了。

太皇太後听着苏麻喇姑禀报永寿宫的动静,笑了笑:“她倒是聪明,知道先把家中长辈接进来,不过,本宫听说她的那个额娘不是拎得清的,你去找人接触看看。”

苏麻喇姑应是後,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藏在心底很久的疑问:“格格,奴才跟了您很多年,知道您不会为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对僖皇贵妃娘娘痛下杀手,这样不仅会影响您与皇上的情分,弄不好还会与皇上反目。”

苏麻喇姑觑着太皇太後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实在不值得您去做。”

太皇太後闻言,没有怪罪苏麻喇姑,她沉沉地叹了口气,有些话憋在心里,她也是不吐不快,她说道:“是福临点醒了本宫。”

苏麻喇姑悚然一惊,是“先帝”?她不动声色地唤了声:“格格?”

那时候,瑾华拼尽全力拉住康熙,太皇太後是真的很感激她,甚至一度想让康熙直接封瑾华为後的。

但是,等她兴致勃勃地与顺治帝说到此事的时候,顺治帝却兜头泼了她一盆冷水,她到现在还记得顺治帝的话。

“此女心性沉稳,可堪为後。”不等太皇太後露出笑容,他又接着说道:“只是,贫僧那日观此女临危不惧,她对皇帝遇险有紧张却无担忧,可见,此女对皇帝无心。”

他郑重看着太皇太後,说道:“贫僧自己勘不破情爱,又放不下身份,故而自欺欺人避居五台山。”

沉默了一阵後,他又继续说道:“但皇帝还年轻,江山重担在身,不可如贫僧一般因贪恋红尘虚妄而步入歧途。”

太皇太後听後,五内俱焚,她此生最在意的事情,便是顺治帝弃她不顾出家为僧。

她扶幼帝上位,多少艰难险阻,多少明枪暗箭,一路走来,她早已身心俱疲,若因为瑾华的缘故,让她再经历一次皇朝变动,她自觉有心无力。

其实,她心中未必不知道,瑾华跟董鄂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康熙与顺治帝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代帝王。

但,爱新觉罗出情种,她不得不防,她心中更加知道,要想朝堂安稳,有些牺牲在所难免。

她能答应康熙,这次若瑾华能安然无恙,她就不再对付瑾华,也是因为,瑾华曾经的为人处事。

瑾华在宫中一贯是关上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的,便是有段时间与惠宜二妃交好,也从来没有与她们做过什麽出格的事情,倒是带着宫中的风气都好了不少。

加上,瑾华曾经真心孝顺她,她人老成精,一个人对她真心,还是装作真心,实则想从她这里得到好处,她还是看得清的。

也罢,就当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她也怕逼得太紧,适得其反,毕竟瑾华的娘家也不是无名之辈。

不过,她认为瑾华逃过的可能性不大,她留了很多後手在瑾华那里,还特意将她的阿玛调离紫禁城,让她即使出了事情也没有办法直接联系康熙求救。

身为这後宫地位最高的女人,她不相信有人可以在她手中逃离,若不是知道瑾华自己就会些医术,她也不用这样麻烦了,直接一碗药下去,什麽事情都解决了。

这次可以说是後宫地位最高的两个女人之间的战斗了,若瑾华能顺利産子还好,还可以期待未来,若她不幸中了算计,那便是万劫不复了。

作者有话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