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胤祀在这边努力想着怎麽能护着额娘周全,慈宁宫里,孝庄握着苏麻喇姑的手,说道:“本宫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你,如今皇帝已经答应了将十二阿哥养在你的膝下,本宫的歉疚也能稍稍平复一些。”
“格格,您别这麽说,奴婢能跟着您,是奴婢的福气,您不要操心奴婢,听太医的好好休养,等来年春天,奴才再陪您赏御花园的春景。”
说着,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孝庄笑笑:“本宫怕是看不到了,苏麻,不要伤心,本宫就要与福临团聚了,你应该替本宫高兴才是。”
苏麻喇姑点点头,擦掉眼泪,笑着说:“其实,奴婢还是更想继续伺候您的。”
孝庄阻止了她的话头,笑着说道:“就让本宫与福临独自相处得久些吧,本宫实在是思念他啊。”
她的眼神看向窗外,还有多尔衮,不知道,他如今是不是恢复了年少时英武的模样。
到了弥留之际,她才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麽会听了福临的几句挑拨就开始着了魔地对付瑾华了。
是因为,那一年,多尔衮被困,她退缩了,没有想办法救他,反而是答应了姑姑进宫帮她,其实入宫後不久,她就後悔了。
此後馀生,那样浓烈而炽热的情感,她再也没有感受过了,她另嫁,他另娶。
可是,同样是遇险,瑾华能奋不顾身就出手拉住了即将跌落悬崖的玄烨。
她震撼之馀,只觉自己一生的错误好像就从那样一场险情开始的。
她与福临果然是亲母子啊,都是自私至极的性子,她不依不饶地要弄死瑾华,就是想告诉自己,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但,真的没有错吗?
若江河流转,时光倒回,她一定会去救多尔衮,救那个愿意为她赴汤蹈火的男子。
“多尔衮,布木布泰来了。”孝庄伸出手,轻声低喃,渐渐闭上了眼睛,手也无力的垂落回床榻上。
苏麻喇姑颤抖着手探向孝庄的鼻翼,她的手一顿,便哭喊出声:“格格!”
“太皇太後崩逝了!”
康熙正好赶到慈宁宫,他的脚步一顿,人就要往後倒去,梁九功忙扶稳了康熙。
“皇上,您保重龙体啊。”梁九功说出这就话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不愧是能一路陪着康熙到老的乾清宫大总管,这眼泪流的真情实感,看上去,比康熙还要伤心。
康熙踉跄着来到寝殿,看着安详地躺在床塌上的老人,眼泪一下了掉了出来。
他的脑海里走马观花般呈现了他从年幼登基到手掌实权的影像,这一路荆棘满地,却一直都有一双坚定的手扶着他稳步前行。
如今,这手的主人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瑾华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处理永寿宫的宫务,听到孝庄崩逝,她有些恍惚,甚至在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因为私怨,就无视这样一个被称为草原传奇的女子就这样陨落。
“额娘!”胤祀清脆的声音,将她从自我怀疑中惊醒。
她看着眼前白嫩的包子脸,轻轻吁出一口气,她的选择是对的。
别说历史上的孝庄就是这个时候崩逝的,她问心无愧。
就说,若她真的帮了孝庄,等待她们母子的也不一定是孝庄的善意。
甚至可能是更大的恶意,她不可能为了别人,让自己与胤祀再次陷入危险中。
想通了这个,她便能坦然地接受孝庄崩逝的事实了。
“胤祀,宫里的老祖宗崩逝了,宫里暂时不能出现鲜艳的颜色,额娘先让人带你去换身一衣服好吗?”
胤祀点点头,他发现额娘的情绪不是很好,他拉住额娘的手,想给她些许安慰。
瑾华起身,吩咐琼樱:“传令下去,将永寿宫里颜色鲜艳的东西都收起来,宫人都换上素衣。”
瑾华入宫後,还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便将高洋他们唤了进来,说道:“高洋,本宫现下要去慈宁宫,永寿宫就全权交给你了,若有突发状况,你可以先斩後奏。”
“是。”高洋领命,说到,“娘娘,让郑宣跟着你吧,这几日宫内人多眼杂,还是要仔细些。”
瑾华点头,对郑宣说道:“辛苦你了。”
郑宣抱拳:“娘娘客气了。”
瑾华给胤祀换了身素服,她自己也穿上了早就备好的素服,牵着胤祀出了永寿宫的大门,郑宣与曹青云紧随其後。
”胤祀,待会儿,额娘可能会与你分开,你记着,到哪里都要让曹青云跟着,知道吗?”
胤祀点头:“儿臣知道,别人喊儿臣,儿臣也不要跟着走,不要吃别人给的食物,饿了就找曹青云。”
“对,还有,宫里的老祖宗去了,胤祀虽然没怎麽见过她,但咱们作为晚辈,还是需要表达自己的哀思的。”
“额娘,儿臣知道了,儿臣也很伤心,再也见不到老祖宗了。”
瑾华噎了一下,你是不是忘了几天前,你还在人家的宫里撒泼打滚来着。
後面的郑宣与曹青云,忙低头忍笑,他们小主子一本正经说这样的话,真的有些欠揍。
永寿宫一脉的人都对孝庄没有什麽好感,此时,他们更多是安心,安心瑾华少了一个强悍的敌人,所以,他们并没有伤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