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北驰却摇了摇头,他还在等一个人,那个人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标。
终于,一直未说话的葛盟主终于开口了,却是询问身边的一位白衣儒士。
“郭先生,我们该如何是好?”葛盟主问。
衆人的目光也一下子聚焦到了这位郭先生身上。衆人皆知葛盟主身边有一位白衣军师,有“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之能。
这位郭军师缓缓开口,说道:“此时起兵,我们师出无名。绿林盟上下不过万人,对付誉王的一两万人尚能坚守,若真的起兵,朝廷调动数万军队我们毫无胜算。”
衆人默然。虽然绿林近几年加强了自我约束,但在百姓眼中仍是不义之师,他们孤掌难鸣,难有胜算。
衆人先行散去後,穆北驰独自去找了那位郭先生。
一进门,穆北驰就行了学子礼,恭敬地叫了一声:“郭师兄。”
郭怀瑾疑惑地看向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这样称呼过他了。眼前这个人,有几分眼熟。
“小夫子?”郭怀瑾喃喃自语道,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郭师兄,是我。”穆北驰擡起头来,任他打量。
蹙眉,当年他离开朝露书院的时候,小夫子才十四岁,如今已然八年之久了。
两年前,他听说小夫子一路高歌,被荣轩帝钦点状元,一时风光无两。
可是不久後却传来了小夫子通敌叛国的传言,还听说小夫子早已被秘密斩杀。
郭怀瑾看着眼前之人,除了容貌有几分相似外,与当年书院那个一本正经老成持重的“小夫子”大相径庭。
那些年的穆泽聪颖可爱,又年纪小小学识渊博,书院的学子便调侃地称呼他为“小夫子”。
现在的穆北驰将头发扎成马尾高高束起,一身游侠装扮,神态肆意潇洒,反而比八年前更像一名少年。
“我离开书院时送你了什麽书?”郭怀瑾试探地询问。
“哪有什麽书,”穆北驰回想起过往,忍不住吐槽道,“郭师兄临走时只塞给我一本诗集,全是亲笔写给山下姑娘的酸诗。”
郭怀瑾忆起往事,严肃的脸上也泛起了笑意。
八年前,他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在朝露书院求学。听闻荣轩帝重开了科考,信心百倍地下了山。
可他不知道,科考之路也是荆棘重重,宣国的考试丶察举依然掌握在皇族和世家手中。
恢复科考六年来,平民进士也不过一个穆泽。可穆泽的结局,又让多少平民学子冷了心。
“阿泽,你是怎麽逃脱的?”郭怀瑾确认了穆北驰就是朝露书院的“小夫子”,忙请他坐下,又询问他。
穆北驰简单描述了他在泠州遇袭被天明丶贺兰所救,又化名穆北驰开了酒楼,却又因结交谋逆的段书清,被迫离开了京师,辗转流落到了灵光山庄。
郭怀瑾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他又何尝不是经历了一番苦痛才在此落脚。
“郭师兄,你离开书院後发生了什麽?”穆北驰也问了他心中的疑问。
穆北驰之前在暗中调查各州山匪时,意外看到了郭怀瑾的名字,他在四年前来到了灵光山庄,又一次次帮助葛庄主赢下绿林盟的推举,让他稳坐盟主之位。
因此深受葛盟主的信任,和绿林盟的尊崇。
“八年前,我信心满满地去应试,却在一年後的会试考试中败北。之後我也没回书院,就近找了房子住下後日夜苦读,期待在下一次考试中摘得桂冠。
可惜,考前一天有人来找我替考,我拒绝後将此事告诉了考官。”郭怀瑾露出一抹苦笑,继续说,“後来你也猜到了,我被扣上考场舞弊的罪名,永久不能再考。”
穆北驰心中恻然,想来他的科考之路倒是一路顺遂,也算是一次意外吧。
郭怀瑾接着说:“还好葛庄主路过收留了我,我才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郭师兄,你有什麽想法?”对于目前的情况,穆北驰想知道郭怀瑾真实的想法。
“阿泽,喊我郭大哥吧,这里已经没有郭师兄了。”郭怀瑾没有回答,反而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