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争霸天下的谋士男配5
这个朝代没有红薯土豆这些高産量的作物出现,就连以往番人来使的资料也极少,现在的大魏朝政权混乱,就更没有了,除非周景翊自己派人出海到其他大洲寻找,但现在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这个人力和物力,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虽然没有那些高産量的作物,但他们自己的作物也可以慢慢提高産量,挑选优秀的种子,再提高幼苗成活率,改良农具和灌溉方式,以及增添肥料等都可以提高産量,这一年来也是颇有成效。
周景翊和周安诚正说着话,这时外面突然急匆匆走进来一个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少年。
“大哥,七叔来信了,家主让你去议事堂。”
周安诚惊喜道,“莫不是矿産有消息了?”
可周景翊却是皱了皱眉,他总觉得不像,若是有消息他父亲会直接让景青告诉他,他转头对周安诚交代了两句,就跟着周景青往议事堂走。
到了议事堂,周景翊率先看到的是他父亲周云墨凝重的脸色,除了他,在金陵城的两位族老也在。
对方看到他後,面色稍缓,直接开门见山道,“你七叔来信,他得到消息,锦州的端王要攻打金陵!”
……
两天後,两条紧急消息被送往金陵城的两个方向,金陵城里,百姓正热火朝天的为生计奔波,不少人正为自己被选入御景阁干活而欢呼,然而,看似平静又和谐的表面,底下暗潮汹涌,一场足以打破这个祥和的局面让金陵城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危机悄然来临。
于此同时,张家的家主张开和起义军的首领王城都收到了邀请函。
张开身边的人忧心忡忡,“家主,这御景阁一向神秘,和我们张家没什麽往来,如今却突然邀约,莫不是有诈?”
“就是啊,家主,您还是别去了,您的安危更重要。”
金陵的三方势力不过是暂时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实际上谁也不信谁,底下的小摩擦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至于御景阁的主人,更是从来没有露过面,这次突然的邀约,他们只觉得对方行事突然,不安好心。
张开皱了皱眉,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说实话,他一开始也怀疑对方的意图,只是仔细一想,御景阁若是真的想做什麽也不用等到现在,还是光明正大的邀请他,而且,更重要的是,张开不得不承认,虽然张家一直待在金陵,也是最早开始积攒力量的,但如今而言,张家的实力在三方里却是最弱的。
王城来金陵时就带了一万两千多的人,虽然最後被证实其实这一万多人里有一半都是老弱妇孺,但剩下的也有五千多的壮劳力,这五千多人进入金陵城後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哪怕用的武器粗糙滥制,但五千多人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
御景阁就更不必说了,虽然神秘,可对方的发展速度绝对远超了其他人,如今的金陵城,没人不知道御景阁这个大名。
何况御景阁,张开至今没能摸清对方的真实底子,前几次的合作,对方也是游刃有馀,更让他忌惮的是对方那支武力高强的队伍,实在深不可测,谋策更是不落于人下,前几次的合作,都是御景阁牵头的。
而他们张家呢,虽然有钱,但也不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他们张家人,其实更擅长也更喜欢经商做生意,对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擅长,所以这麽些年经营,手底下也才四千多人,而且他们并不会练兵,底下的人也不过是一些虾兵蟹将,这四千多人真正打起仗来,只怕也只是去送死的。
张开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这一行,要去。
“御景阁虽然不知道幕後之人究竟是谁,可是我能察觉到他们的野心,对方所图绝对不小,我们张家其实根本不会带兵打仗,也没有那麽大的野心,前几次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真要打起仗来,我们不过是送死的份,如今这个世道,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是时候该择良禽而栖了。”
身边的两人十分惊讶,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两人同样是张家人,也知道自家的情况,“家主,您的意思是我们去投靠御景阁?可我们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啊?”
张开摇了摇头,“不,不是非得投靠他们,而是我先去摸清他们的底细。”
他叹息道,“就是投靠他人我们也得找一位可以依靠的明主,倘若御景阁跟我们道不同,那就不相为谋了。”他绝不可能带着张家的那麽多族人去投靠一个残暴冷血的主子。
最好的情况是他们找到了真正的真命天子,最後能混一个从龙之功,可现在这种情况,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最後赢家,他们就更不能确定了,所以他只想找到一个仁善有智慧的主子,张开所求不多,只求对方能保护他张家一家老小的安全就够了。
另一边,王城的想法则是完全不同,王城没读过多少书,能当上起义军的首领也是运气好,凭借那远超常人的力气和满腔义气,他讲义气,对自己人很护短,大榕县的那些人才愿意跟着他,而且不跟着他,他们也无路可去了,王城手底下唯一的谋士就是大榕县的唯一一个秀才,除此之外也没几个人了。
王城收到邀请函後就根本没想过不去,“当然要去,管他到底搞什麽鬼,老子才不怕他!”他直接握紧了拳头,跃跃欲试。
刘秀才气得额角跳了跳,才忍住没在大庭广衆之下给他一巴掌,“主子难道忘了半年前的那次我们损失惨重的事情,别忘了那次就是御景阁牵头,主子还想再来一次不成?”
一听到这句,王城嚣张的气焰立马灭了,後怕的缩了缩脖子,显然是想到了当初因为他一时年轻气盛,结果损毁了一千多的青年壮劳力,後面虽然顺利进入金陵城,可那一千多青年的家属天天堵在他家门口讨要说法,让他把他们的儿子丈夫还回来,那些人都是他的父老乡亲,他们的儿子丈夫也确实跟着他打仗没了,王城是打不得骂不得,那些天天天躲在家里,连门都不敢出,反正经过那一次,他是彻底怕了。
“这次邀请我们确实得去,御景阁突然邀请了我们,想来是有事情要商量,不过你的态度要好点,我们不是要去得罪人的,现在的御景阁我们可得罪不起。”刘秀才看向王城,语重心长道。
王城的语气已经低落下来,“我知道了。”
刘秀才恨铁不成钢,打定主意明天要跟着王城一起过去,不然以王城的性格,恐怕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呢。
想到如今御景阁的蒸蒸日上,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只希望不是什麽坏事,御景阁时不时的推出一些好东西,尤其是那些新的农具种子之类的,就连他们也买来用,省时省力又好用,种子育出来的苗也好,他们大榕县的父老乡亲们现在还常常称赞御景阁做得好。
而且御景阁也丝毫不藏私,不管是谁去买都卖,有些他们不会用的机器工具还让人免费教他们使用,要知道他们这几个势力可是竞争关系,他们却毫不避讳,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人不多,所以刘秀才觉得御景阁背後的人至少是个光明磊落的,明天王城就是自己过去也不会出什麽事。
反观他们大榕县的起义军,因为这半年多的和平日子,吃好喝好,精神慢慢也懈怠了,甚至他们的士兵里有人觉得一直待在在金陵城生活也不错,不用再打仗了,都有人想要离开军队回家了。
如此松懈不认真的态度,若是再来一次和御景阁对上,只怕他们要比上一次还惨。
刘秀才看了看包括王城在内的几人不以为然的态度再次在心中摇了摇头,他们起义军领头的这几个人都没什麽心眼,一个个的只会蛮干,想要靠他们是不可能的了,看来他得想想他们的後路了。
其实他也知道大榕县的父老乡亲们都厌倦战争了,只想过和平安稳的生活,可是这半年也只是短暂的和平而已,就连这半年也照样还是有人来挑衅,在没一统天下之前,战争一直都在。
“主子,还有你们这几个,待回来後你们就开始读书认字吧。”
“什麽,读书,我才不读。”
“我也不读,刘伯,咱们都不是读书的料子,看到书就头疼,再说了,我们这里面你会认字不就行了。”
一听到要读书,王城和他手底下的那几个壮汉连连摇头,死活就是不肯。
刘秀才被这几个头脑简单的糙汉子气得心口疼,哪怕再文采翩然的人也忍不住变了脸色,板起脸怒骂道,“你们一个个的大字不识一个,也好意思说自己是起义军,哪天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呢!”
“这不是还有刘伯你吗?”
“这是命令,不读也得读,还有你,王城,你也得读,身为首领,你就应该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