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堆中有几个红薯,要不时地翻个面儿,防止烧糊烧焦了。
顾佳琪拿了把木椅子过去坐下,摸摸丰常胜的小脑袋。
“这天儿比昨天阴了不少,怕是要下雪了。”她说道。
“今年在城里过冬,应是比村子里方便多了。”丰老太太笑道。
“这些天村里都在忙着堆柴垛子了,瞅着这雪晚了,怕要是连下几天的。”
在不远处做篾活儿的丰老爷子也道。
丰家前些天也每天都在砍柴呢,砍了柴拖回来晒在院子里,只不过往府城拖了不少来。
怕家里忙不过来,後来咬咬牙又在村里收了一些。
听说府城这边有专门卖柴卖炭的铺子,他们从村子里买柴总要便宜得多。
如今家里劳力都来府城了,明儿得回了,不然怕在雪前赶不上再攒一批柴过冬。
依他的经验,这雪近前不下,下旬必下大。
顾佳琪与外公外婆闲聊着。
剥开红薯烧焦的外皮,喂丰常胜吃红薯,自己也不时咬上一口。
看她和表侄相处这麽好,老人心里很宽慰。
李慧坐在远一些的位置,正给丰常胜做着新棉裤。
小孩子这年纪正是好动贪玩的时候。
到了这天气里又怕尿湿裤子不够换会冻着丶又怕之後下雪了弄湿裤子会冻着。
多做几条出来才够换的。
顾佳琪在大家心里,是以前没在农家生活过的,尤其没在农家过冬,只担心她过不惯。
也是因此顾家人一咬牙就搬来了府城,哪怕付了这麽贵的房租也要搬来。
但顾佳琪在厨房火塘边坐着,剥着糊黑了手指的红薯,吃得一点也不嫌弃。
又让大家觉得,这丫头是真豁达自在。
不管是在穷家还是富贵窝,都能悠然自得面对一切,将自己过得很好,没有格格不入。
快中午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有回来。
但顾丰氏和李慧却做起了中饭。
除了柳君逸说他们中午在外面酒楼吃饭,不回来。
其他去逛府城的人,都是要回来吃饭的。
卖糕点的也会在午时前後赶回来,就看糕点卖得怎麽样。
顾佳琪这会儿没什麽事情,也去帮忙做饭。
早上的馒头还有一些,但他们中饭煮了大米饭,没有掺红薯进去。
但顾佳琪却洗了几个红薯,削去一些不好看的外皮後,就切成了红薯丝,又切了点大蒜。
再将白萝卜也切成了丝,准备炒红薯丝和萝卜丝,就用大蒜叶添香。
冬天能吃的蔬菜越来越少,但是萝卜丝清炒或是炖汤,也算蔬菜。
舅舅他们最先回来,後头跟着卖糕点的顾岳祥和丰明昌。
听着敲门声,顾丰氏连忙去开院门。
丰常胜屁颠屁颠地跟在後头跑,已经熟悉了新的生活环境,并不拘束认生。
大家放好驴车,喂驴的,去厨房烤火的,谈笑风生的家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少年们是赶在饭菜做好的时候赶回来的,他们跑得远了些,还去了城北呢,可远了。
吃了中饭,下午舅舅们又出门往另外的方向去了,少年们也继续去逛。
说天气不好,早点逛一遍了了心愿,明天就不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