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可不是一般读书人写得出来的。
不管哪方世界里,会书法者很多,书法家却不多,知名书法家更好。
她最後也只展示了行书丶行楷丶行草。
挥毫洒脱,洋洋洒洒地写上了《千家诗》里的内容。
全是这世界里有的诗文和碑贴。
她的字写得再好,她自己并非诗人,无法现作绝妙的佳句。
若将自己学过的那些古诗词据为已有,万一这世界也有呢?
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有上百万篇诗词歌赋佳作,只不过在一代一代战火中流传下来的,十不存一。
而在靠手抄流传和古人藏书习惯的年月中,一些诗词文章的流通总是难以定论的。
万一你以为没有,实则在谁的藏书中就有呢?
之前那首《早发白帝城》,本是她画山水丹青时随即想到这首诗,用上了,画也诠释了这首诗。
结果柳君逸一看,却觉得这首诗眼熟……
以他的阅读量和接触藏书的机会,谁知道哪本藏书就被他看到了,真有这首诗?
因而,後面再作书画,就要更加小心了。
好在那些话本都是後世之作,不怕撞上相似。
当然,若有其他穿越前辈先用了,那她也没办法了。
不过是在整理细纲时,她已做了调整和节奏平衡,就算撞上了相似的……
据她原身记忆和与柳君逸交流过的结果得知,话本同类型原本就有很多相似的故事。
哪怕是这落後的世界里,也是有跟风和烂大街狗血剧情在的。
像《游侠录》这种风格汇聚成册的短篇故事,就已经有其他跟风的了。
她这边《游侠录》来府城後第一晚又交了两册给柳君逸。
以後大家不再写这种短篇,也就再没有《游侠录》了。
墨香书局不能擅用《游侠录》之名,却又另出了《仗剑江湖》。
听说已出了两册,至于是一人所写还是几人所写,就不好猜测了。
而他们完成的最後两册《游侠录》,因上回柳君逸说没有了,墨香书局便不会再要。
因此,柳君逸说等年内自己印出来卖。
自己印出来怎麽卖都比直接将底稿卖与书局,要赚钱。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痛快地落下了。
连下了两天後雪停,天气反而没有雪前那麽冷,太阳还出来了。
茶楼那边也谈下来了,两千三百两,掌柜和夥计丶後院里的人都会离开。
那些人原本就是微山县过来的,原东家的亲戚。
这几年茶楼生意不景气,工钱也给得不高,大家都不想继续待在这儿了。
回微山县去东家其他铺子做事,工钱更稳当。
而柳君逸宁愿多出一百两,也不想要原来那批人。
就怕那批人将原来在茶楼的消极怠工态度,带入新的酒楼里,影响生意。
双方达成协议,签下买卖文书,拿到了铺地契,只不过签买卖文书是顾北彦去的。
买铺的那两千三百两,是十月自家印话本一万册的总利润五百三十八两。
冬月已印书两万册,达到了八折优惠总印书成本是四百八十两。
书局拿走一万二千册是九百六十两,两相抵帐,最後书局要付给柳君逸四百八十两。
虽然印书坊是另外结帐的,但印书坊也是书局辖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