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风书院去安远县游学过,很多学子都是认识的。
又有柳君逸的帮衬,顾北亭来府城游学时,也结交了不少府学和书院这边的朋友。
因此,柳君逸提到顾北亭,很多人就知道是谁了。
纷纷喊着等酒楼开张时,一定要到场捧场,给顾家暖暖铺子。
柳君逸也趁机做好人,主动提及在开张第一天,大家去捧场一定让顾北亭给打个八折。
八折打得好了,以後就经常光顾。
大家都被他精明的算盘给逗笑,竟是谁也没怀疑,柳大公子为那新铺付出了多少心力,也是幕後东家。
大家却是知道的,柳君逸和顾北亭是好友。
丰明阳到的当天,就带着二十人去看过铺子。
好在不少家具物件都有,连夜将後院清理出几间屋子。
将村里赶着弹出来的棉被分给二十人,五人一屋先住下了。
吃饭在顾家这边,住就在酒楼那边,第二天就开始忙开了。
想要在第二场雪下之前,将铺子赶紧布置出来。
而柳君逸也托人寻掌柜,最後选了书院方先生的父亲做掌柜。
方先生的父亲原也是秀才。
考了几次都未中举,儿子又啓蒙了。
干脆将心思用在培养儿子科举上,自己开了个布庄做掌柜。
平时喜欢喝点小酒丶看看话本,虽不富裕但日子也过得悠然自在。
後来方先生考上了秀才,又考上了举人,可将老父亲高兴坏了。
後来其祖父母相继过世,方先生接连守孝,春闱又落榜,受师长相邀到墨风书院做了先生。
後来,方先生也不想考了,觉得从小镇上搬到了府城做书院先生,这日子也过得很安稳。
这几年自家儿子也啓蒙上学了,干脆学老父亲的,继续培养下一代科举。
只是他住府城,老父母年纪也大了,离得远了心里总有不安。
得知柳君逸要找读书人做掌柜,立刻不顾身份主动找到了柳君逸。
柳君逸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许诺二十两的掌柜工价,方先生欣然同意。
又听柳君逸提及酒楼的经营风格,方先生都有些心动了。
笑道:“这酒楼经营起来也是有趣的,将来我父亲老了,我来接班算了。”
“听先生的。”柳君逸笑得一脸精明。
老方先生是老秀才,来酒楼养老来了,但也能做个二十年没问题,还符合酒楼的经营特色。
方先生是举人,二十年後若愿意接手其父的掌柜之位,还是一桩佳话美谈呢。
到时为酒楼特色更添一笔!
当然,也就是读书人的随口说说罢了。
方先生是举人又是书院先生,听说时常给墨香书院书稿,虽还不算名儒,但也有大儒名声了。
这样的人,光是大儒身份就能带来很多利益了,怎麽会去做二十两的掌柜?
若非想将父母接到身边奉老,老有所倚丶安享天伦,一个二十两的掌柜怕也不会放在眼内。
方家在镇上是家布庄的,生意再小也是自家生意。
而柳君逸说的酒楼经营特色,也确实吸引了方先生。
原本的求全无奈,总算变成了欣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