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好似柳家需要仰仗张家权势,实则张家一直在倚靠柳家。”
“待我金榜题名,张家不但帮不上我,还会成为我的拖累。”
“母亲看似为我的前程打算,实则……”
“是在为张家的将来,想将我的功名牢牢地绑在张家的前途上。”
“父亲,儿子有真才实学,身後还有书院许多师长的扶持,他们看好我,也会为我筹谋。”
“不说一个月前才进京去国子监的许先生,就说鸿飞他父亲……”
“江祭酒可是从四品,还是有名的大儒,就连皇上都时常召进宫喝茶聊天呢。”
“还有端玉塾学的郑先生出身京城安国公府,姑母是宫中太妃丶表兄是王爷。”
“虽说他是分支出来的庶房,迁出京城也是家族低调,但他在京中读书长大,也有他的好友和人脉在。”
“我月初还与这些师长们在一起喝酒,聊起京城局势。”
“我有这麽多好资源,这些师长也会成为我的靠山,我为何要贱卖自己的亲事?”
“我春闱之後才满十九,馀生多的是时间和机会在仕途打磨。”
“我的前途怎麽都比张家走得远,为何要早早欠下张家人情,任张家拿捏?”
“还有顾兄起势虽晚,但也不慢,他才二十岁!便是这一科没考上,三年後又有机会。”
“他,可是农家苦读考上的秀才!”
“没有从小接受名师啓蒙,也无良师指导,甚至没多少钱买书,全靠自己考出来的。”
“若他与我一同入仕,将来也能互相扶持。”
“皓月楼开张那些天,他也在府城,师长们包括他县学的师长们,都很看好他,平时多有指点。”
“哪怕没有张家,也不用柳家分毫,我和他将来都不缺钱打点人脉。”
柳君逸言辞直接,用自己现有的师长资源,证明张家的扶持没那麽重要。
柳家和见他对张家确实很瞧不上,也便歇了联姻的念头。
他是生意人,深知和气生财的道理。
结亲,不是结怨。
这是他的嫡长子,是打小培养着的家主继承人。
父子更加不能离心。
但,顾家的前途这麽好,恐怕也有儿子巧言善辩,别有用心的原因。
为那丫头铺路罢了。
柳家和横了柳君逸一眼,没好气道:
“看不上张家人脉也罢了,不用柳家钱财,你和顾秀才靠什麽打点京城那边的人脉?”
“皓月楼目前是赚钱,你能保证永远赚钱?你能保证这里赚的钱,将来在京城够用?”
“还有你别忘了,如今你在书院,有你这些年结交的读书人圈子在,大家捧场。”
“等你入仕,书院和府学的人换了一丶两批後,还有谁会记得你?”
柳家的财力,岂是小小的皓月楼能攀比的!
再说,生意人最熟悉人际关系和应酬的重要性,也很清楚人走茶凉的道理。
交情和人性,也就这麽回事儿。
柳君逸当然早有考量,便说了皓月楼目前的隐患和他们近期能做的应对,大略说了一遍。
“你们到是理智,这麽快就看清了形势,知道自己的劣势。”柳家和听後,欣慰地笑了笑。
他才回来半个月,就注意到了风光背後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