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这个儿媳妇怕不是财神下凡吧……
顾佳琪拿出的那些方子按价买下,可以先写欠据,等铺子盈利後分几次还清便行。
他又拿自家爹买方子做例子来说,大家一听便明白了。
假设那些方子值十万两,可以写十张一万两的欠据。
以後一次还个一丶两张欠据直到全部还完就行。
有了这个分期还款的方法,大家也不着急了。
有铺子就要有作坊,不然那许多东西怎麽做出来呢?
宋君泽提议,布料可以直接从他家进货,按熟人价给出折扣。
这是宋家生意,上哪家进货不是进呢?
宋家也有胭脂作坊,可以让宋家胭脂作坊加工那些胭脂。
若怕方子泄露,那他们就开一家胭脂作坊作为保障。
当下,又从胭脂作坊说到首饰作坊丶香皂作坊丶成衣作坊……
端午过後,五月下旬,六人合夥的“明玉阁”在纸面上正式成立。
柳君逸与大家多次详细商量好细节之後,按顾佳琪教的方法写下了策划书。
不只明玉阁,还有作坊规划和流程丶各类人员需求和安排以及管理要点。
顾佳琪借着这次开铺丶写策划书的机会,也灌输了一些管理经验和用人思路。
这些小技巧,对他们将来入仕做官,也有益处。
入仕做官,与国考上岸不同的是,这是要直接进入各部门管理层的。
当然,翰林院那三年是磨砺过程,是体制内在编打工人的沉淀。
在商量细节时,她也参与了两次,借机又灌输了一些策论可能会用上的思路技巧。
明面儿上,是生意人的独特脑回路,在为人处世和处理各种事务上,又何尝不是老辣的经验?
大家对顾家妹妹佩服得不行,心底里也会自动扩散思维,自觉获益良多。
月底,柳家和回来了,将约定端午节前需要偿还的欠据,十分豪气地结清了。
酿酒方子有一笔五万两,皓月楼的六张欠据共计三十万两,也一次清掉了两张欠据共十万两。
一共十五万两进帐,这个钱,顾佳琪交给爹娘收着了。
新增的六家皓月楼已经稳定地经营起来了。
新增的六家干货铺和茶楼丶作坊丶田庄,还在陆续安排着。
开张的铺子陆续输入新的成本补给,不需要他们再投入什麽现银。
年後开始,顾岳祥将给皓月楼送糕点的生意给了福琪轩。
他们不用再起早忙碌卖糕点的事儿,只需要做一些家里人吃的糕点或是年糕。
天气暖和起来,也不用再种温棚菜。
只需要将敞轩与南房之间那块空地种上菜,加上厨房院子里的角落种的菜供给自家吃就行。
多出来的时间,他也开始将这半年多来零碎记下的帐全部检查一遍,有缺失的也能及时纠正。
再按顾佳琪教的方法去查皓月楼的总帐。
顾佳琪说过,光是七家皓月楼的总帐,就够查的了。
若是再加上其他铺子和作坊,还有庄子上的各种进项。
每一处的帐都不一定全按同样的方式记录,看帐就要多些经验。
趁着现在铺子还在增长过程,从零到有丶从少到多,赶紧学着看。
不只是爹,连娘也要学着看,大户人家的掌家夫人光是一府庶务就有许多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