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家人见主家请夫子教他们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心里也是感激得很,做事也更加用心和忠心。
而丰家二舅家和三舅家搬来之後,并没有去争豆腐作坊的活儿,而是要继续做红薯粉。
只不过眼下红薯已经没什麽存货,红薯粉做不了多久。
因此,二舅和三舅也跟着管事们盘铺去,长些见识。
妇人们在家里,就将丰明昌和李慧学过的那几样糕点做出来。
在城西摆个摊,一天也能赚个一两百文。
又在附近问了几家开私塾的丶开铺的丶开作坊的,拿到了几个小订单,生意更加稳定了。
除了没有走街串巷,和当初顾家在县城的生意模式也差不多。
没想到如今只靠家里几个妇人,就能将糕点买卖做下来,一大家子都很高兴。
这就是住在城中的好处。
丰家攀着顾家的便利,却没有直接找顾家要利益,而是自己谋些小出路。
这一点,还是让顾佳琪高看几分的。
顾家有这麽多産业,若是老太太真的找顾丰氏哭着要好处,怕也是要多少给一些的。
但是老爷子老太太在顾家这边住了这麽久,从未提及这些事情。
只是帮着干活儿,跟着顾家过日子而已。
顾佳琪也从不提安置什麽的事儿。
下午,其他人从柳家回来了,同来的还有柳君逸。
看到两个小表妹已经能够上手扒拉几个简单的琴音了,大家都觉得惊讶。
只不过,大家更想听小琴师的琴,于是,顾佳琪将琴搬到厅上。
当初柳君逸给她准备了琴,却没有准备琴案和琴凳。
她平时抚琴都是搁在炕桌上,自己坐在炕上抚琴。
今天则是将琴放在春凳上,自己坐在小马扎上……
着实简陋寒酸了些,但这丝毫不影响她抚琴的状态。
卖价一百两的古琴曲谱,被她从头到尾演奏一遍。
其他人听得与有荣焉。
这可是平时只能在皓月楼才能听见的琴曲,如今他们在家里也能听啊。
在丰明阳的眼里,这都是银子啊!!!
如今他在这个小表妹面前,可是半点也不敢拿大表哥的架子高谈阔论的。
打交道大半年,来府城做皓月楼大管事也有几个月,他可是深知这位表妹实力的。
甚至……他有一种错觉,这还只是小表妹展示的边边角角。
小表妹肯定还有更多厉害之处,深藏不露罢了。
因为,小表妹不管说到什麽想法和计划,都是那麽淡定从容。
在她面前,仿佛一切都不是事儿。
当晚,大家在院子里摆了几桌。
柳君逸也在这里吃饭,没有再回柳家。
宋君泽丶许长卿丶王梓唯和江鸿飞也从书院那边赶了过来,与丰明华和丰明学也聊得很愉快。
第二天,顾北亭就回县学了,丰明华今年考中秀才後,也去县学了。
能读半年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