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画完了。
顾佳琪自大桌後直起身时差点就像往常那般伸懒腰了,但她目光一转,看着站在桌子两侧不敢靠得太近影响光线的几人,刚要伸出的手臂连忙收了回来。
“画完了,颜料还要再晾晾,现在不能动。”她微微一笑着解释。
“那我们就这麽看看。”洛勋齐十分和蔼,笑着也很慈祥。
儿媳妇是个才女丶大儒丶擅音律字画,真是多才多艺啊。
洛大夫人也连忙傻笑着走到洛勋齐身边,去看画上春风得意的儿子。
江夫人也走到了江祭酒身边,欣赏义女的画技。
一直在旁帮着掌灯和见证了全程的三兄弟,这时候则是松了一口气,纷纷走到一边去瘫在了椅子上。
作画的不觉得累,他们在旁边看着的人反而累惨了。
看了又看之後,洛勋齐这才告辞,洛大夫人目光还有些依依不舍,却也只能先回去了。
再晚些,柳君逸和江鸿飞丶顾北亭他们几人才回来。
今天殿试,按惯例,顾佳琪又来江家住,柳君逸回来再接人回去。
但今天游街之後他们就参加了不知道谁办的酒宴,下午也忙着与殿试的其他人应酬寒暄。
刚从那酒宴出来,又与其他人还乡的同窗们聚了聚,直到这时才带着一身酒气回来。
他们都高中了,接下来除了去翰林院熬着,还要等其他官职下来。
会试二榜丶三榜的人则是要做好长久排队的打算,但那些人都知道顾家的话本生意,有手头拮据的丶原本就喜欢话本的,早已在等会试放榜时,就已经找过顾北亭和柳君逸了。
考没考上,他们都打算写话本来赚些家计。
而等放榜後,落榜的人在等殿试结果出来,也要还乡了。
还乡继续读书待三年後再赴春闱,这三年家境好的无所谓,家境不好的就要谋个活计。
他们有自己会写的,也有自己不擅长编故事的。
几次酒局当中只有他们德清州的人在,也就不怕明说出来,都想找顾家要细纲呢。
细纲这种事,接触过顾家的多半知道了,何况还有周子良守孝错过科举,这一两年都在写话本呢。
柳君逸看想写话本的人多,小媳妇手头可没有这麽多细纲,只能给他们提供建议丶扩散思路。
让他们参考顾家话本已出的那些故事,跟风写就是了。
比如写武侠江湖类的丶冒险探险类的丶悬疑探案类的丶大宅争斗後宅恩怨类的……
有柳君逸给他们细细分析这些类型,又有顾北亭细说当初妹妹教他写话本的那些思路和手法。
大家在酒楼包场边喝边聊,到也打开了不少人的思路,觉得回去试试手。
要还乡的人打算明天就走,要排队的人也找柳君逸借了新安县和富阳镇的宅子住。
住在北上这一线上,互相传信儿或往来也方便一些。
忙完这些应酬,柳君逸他们几人也就回到了江家。
没想到顾佳琪会将打马游街的画面给画于纸上,也都围过来看稀奇。
看到那四面八方扔过来的东西,都哈哈笑着调侃柳君逸,被别的姑娘示好,还偏被自家娘子看见。
这是证据确凿还留于画中了。
柳君逸一脸无奈地擡头,看向走到一边去喝着茶的小媳妇。
“我可是一直躲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