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如果拒绝缴纳田赋,像秀才举人这些,日后想参加科考,就需把田赋补齐才有资格,若不然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esp;&esp;此举歹毒至极。
&esp;&esp;大部分读书人一辈子就盼着能通过科举入仕,现在把田赋挂钩,谁都没有勇气为着田赋断了自己的前程。
&esp;&esp;不仅如此,以前致仕的官员也被田赋捆绑。
&esp;&esp;如果拒缴田赋,那朝廷每年下放的养老俸禄就甭想拿了,并且还会被扣上阻拦新政执行的罪名问罪。
&esp;&esp;若是再倒霉一点,直接查你祖宗十八代,把以前官场上的那些破事挖出来,只怕连晚年都没法安享。
&esp;&esp;一系列诏令发布下去,彻底堵死了通州官绅们的退路。
&esp;&esp;同时也让满朝文武看到了天子决心推进新政税改的铁血手腕。
&esp;&esp;那十二名请辞的县令成为了税改的献祭者,妥妥的冤大头。
&esp;&esp;其中有不少人陷入了牢狱之灾,因为朝廷查了下来。
&esp;&esp;先前拒绝缴纳田赋的官绅们亦是彻底怂了。
&esp;&esp;他们抱团抵抗沈睿等人,本以为能绊住上头的天子,哪晓得狗皇帝不讲武德,说掀饭碗就掀饭碗,一点情面都不讲的。
&esp;&esp;沣水县的百姓们听说县太爷被查处,官绅乖乖上交田赋,无不拍手称快。
&esp;&esp;一妇人感慨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真有官民一体的那天!”
&esp;&esp;“这简直是稀罕事儿!上头的皇帝老儿可算干了一件人事!”
&esp;&esp;“那可不,官民一体的税改施行了,取缔丁税和徭役的政策就近了!”
&esp;&esp;“我可盼着呢!我们家五个男丁,一年到头光丁税和徭役的钱银就不少。”
&esp;&esp;人们七嘴八舌,个个脸上写满了欢愉。
&esp;&esp;素来都是老百姓被上头的官僚欺压,这回居然转了性,委实难得。
&esp;&esp;经过周瑾行一通铁血手腕打压,沈睿和温宣民的工作开展得顺利多了。
&esp;&esp;之前在沣水县停滞不前,现在官绅主动上交田赋,保饭碗的保饭碗,保功名的保功名,比什么都积极。
&esp;&esp;一行人只管收取从未缴纳过田赋的耕地,平民百姓的不管,那是当地衙门收取。
&esp;&esp;开了好头,后续的进展非常顺利,通州十八个县都进入收取田赋的有序秩序中。
&esp;&esp;那些没有跟着起哄的县令无不心存侥幸,幸亏保住了头顶上的乌纱,要不然被今年新考来的进士顶替,那才叫冤枉呢!
&esp;&esp;这不,稀里糊涂捡了漏的进士们陆续补缺,前往通州各县上任。
&esp;&esp;虽说县官品衔低,好歹离京畿近,比那穷乡僻壤要好得多,这意味着升迁的机会也多。
&esp;&esp;故而被选中的进士们无人推托,除非家里头有人脉关系的,才会继续等着谋求京中的官职。
&esp;&esp;待到八月底的时候,通州官绅们的田赋全都收齐上交。
&esp;&esp;整个通州共计十八个县,莫约近二十万亩的田地,光官绅手里的田地就占了四万多亩。
&esp;&esp;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