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弃婚五次,我成高句丽传奇王後 > 牵制(第2页)

牵制(第2页)

南宁听後,嘴角微微上扬,似是对这个答案感到满意,又似是在回忆着什麽。

霍礼顿了顿,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还有一事,郡主,锦绣公主的确身在高句丽。而且,罗谏的儿子罗云,竟是高句丽王的亲孙。如今,他们二人在高句丽备受宠爱,生活得倒也安稳。”

“什麽?”南宁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震惊。

多年来,她四处打听皇妹的下落,却始终一无所获,如今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许久,她才缓缓开口:“锦绣与这罗云,还真是缘分不浅。也好,他们能在异国他乡相互扶持,彼此依靠,也算是一件幸事。”

南宁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

“霍礼,”南宁轻声说道,“你再去打探一番,务必确保锦绣在高句丽一切安好。若有任何变故,即刻向我汇报。”

“是,郡主。”霍礼领命,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之中。

南宁静静地站在窗前,月光映照着她复杂的神情。

朝堂局势变幻莫测,而远在高句丽的皇妹,也不知现在过得怎麽样。。。。。。

宋帝刘义符高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倦怠,昨夜的欢宴似乎还让他有些意犹未尽。

朝堂之下,群臣分列两旁,神色各异,等待着今日早朝的开始。

司空徐羡之向前一步,双手捧着笏板,神色凝重:“皇上,臣有要事啓奏。近日,民间流言四起,皆传传国玉玺已流失至北魏,称我大宋失其正统,百姓疾苦将至。”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群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

刘义符原本还带着几分慵懒的神情,瞬间变得阴沉无比,想到自己手中那个真假难辨的玉玺,脸色瞬间铁青:“岂有此理!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散布这等谣言,妄图动摇我大宋民心!来人,即刻将散布此谣言之人给朕拿下,斩首示衆!”

徐羡之见刘义符如此愤怒,心中暗叫不好,急忙上前一步,拱手劝道:“皇上,万万不可冲动行事。此事干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若皇上此刻贸然将传播流言之人全部诛杀,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怨,反而得不偿失,于国于民皆不利啊。”

中书令谢晦也微微欠身说道:“皇上,依臣之见,此流言最大的受益者是北魏,极有可能是北魏奸细蓄意为之。若皇上真的将传播流言之人尽数斩杀,不仅正中北魏下怀,还可能引发民间哗变,到时候局势恐将难以控制。”

刘义符紧握着拳头,手臂上青筋暴起:“难道朕就只能咽下这口气,任由他们这般造谣生事吗?”

徐羡之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後,再次进言:“皇上,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安定民心,稳定朝堂局势。同时,需暗中严密查证此传言的真实性。若证实是北魏奸细所为,届时再雷霆出击,严惩不贷,也为时不晚。”

刘义符听了徐羡之的建议,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就依司空之言,先设法安定民心,再作下一步打算。”

徐羡之见刘义符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谢恩:“皇上英明!如此一来,既能安抚民心,又能避免落入北魏的圈套。待查明真相後,我大宋定要让北魏为其恶行付出惨重代价。”

朝堂之上,衆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刘义符,心中各有所思。

早朝的风波如阴霾般笼罩在刘义符心头,下朝後,他大步流星地返回内宫,一路上脸色阴沉。

踏入书房,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猛地一脚踢翻了脚边的凳子,“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书房内格外刺耳。

“这四大辅臣,真是越发放肆了!”刘义符咬牙切齿地吼道,“朝堂之上,事事都要插手干预,如今竟连朕处置几个散播谣言之人的权力都要剥夺,朕这皇帝,还做得有什麽滋味?可恶,实在是太可恶了!”

他越说越激动,双手猛地一挥,桌上的文房四宝丶瓷瓶丶茶杯等物件纷纷遭殃,噼里啪啦地摔落在地,碎片四溅。

恰在此时,一位内侍怀揣着要事匆匆赶来通报,刚踏入书房门口,便吓得呆立当场。

刘义符沉浸在自己的愤怒中,丝毫没有注意到门口的内侍。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稍稍平息了一些怒火,大口喘着粗气。

内侍见此,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了几步:“王上,四位顾命大臣求见。”

刘义符此刻心情烦躁到了极点,想也不想,便不耐烦地吼道:“不见!就说朕今日身体不适,让他们改日再来。”

内侍不敢多言,连忙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他一边走,一边暗自为四大辅臣担忧。

如今朝堂局势本就微妙,皇上与四大辅臣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长此以往,恐怕这南朝宋的朝堂,将再无宁日。

刘义符望着内侍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满是阴霾。

四大辅臣仗着先帝的遗命,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将他这个皇帝当成了摆设。

自己贵为一国之君,为何却处处受到掣肘?

他不甘心!

终有一日,他要亲手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让这四大辅臣俯首称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