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每次都多买一些粮食,省下几袋,等地里的庄稼需要人手时,派一个人回村去看,顺带将粮食运回地里的地窖中存着。
牛车上盖着黑油布,也没人会闲着半路将人拦下来检查牛车上载的东西。
宋老汉转身将存粮室的门锁好,对着林老婆子道:“上次和村长说了囤粮这事之後,村里人拜托咱们帮忙买些粮食,说是整个村子一起出钱买,放在村舍里头。”
“等大郎回来之後,下次回村的时候将十袋带回去吧。”
林老婆子点头,从兜里掏出来一袋子碎银两,清脆的碰撞声响起,里面还有一些铜板。
“这是上回村长来镇子上时带来的银两,说是村里人凑的,拜托咱们多买些粮食。”
去年的雪灾饿了这麽久,那些苦日子谁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宋老汉闷声点头,“尽我们所能,听天命。”
“至少目前日子还是安稳的。”
林老婆子也叹了一口气。
戌时的梆子催亮万家灯火。
宋大郎扛着半袋新米从渡口归来,身後还跟着来送米面的米店夥计,沿途都是熟稔的招呼:
“宋大哥!明儿留碗鳝丝面!家里小闺女爱吃,今日去晚了卖没了,如今还在家里哭闹呢。”
“成,明天多留一些。”宋大郎笑着答。
将肩膀上的米袋放下来休息,擦了擦汗,看到路边有卖簪子的,想到上一次给秀儿买簪子已经是好久以前,便上前道:“这根簪子,给我包起来。”
“好嘞!”木匠立马起身来,麻利将簪子包好,“一共二十文。”
宋大郎去米店买过不少次,送米的夥计都与他相熟,纷纷笑着打趣:“哟,这样式,该不会是拿回去送给嫂子的吧,想不到宋大哥还是个妻管严,哈哈哈哈。”
宋大郎憋红了脸:“去去!你们懂什麽,妻管严可幸福了。”
这话噎得一群亲事还没有着落的大小夥子笑容僵在脸上,纷纷冷哼,“以後我要给我媳妇买更好看的簪子,切。”
宋大郎爽朗笑着:“等着你的那天呢,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喝喜酒啊。”
……
一路说说笑笑,回到食肆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各家各户面前挂着灯笼,将这条大路照得灯火通明。
孩子们挤在後院温书,文哥儿偷蘸茶水在桌上画乌龟。
忽然飘来缕焦香,宋明玉惊呼着掀开竈灰,掏出个煨得滚烫的芋头,“芋头可以吃啦。”
几个娃子将手中的书一扔,纷纷跑过来道:“好耶,要吃烤芋头!”
“刚洗过澡,仔细着你们的衣裳,别又弄脏了。”林老婆子三个女人备着第二天要用到的食材,一边叮嘱道。
孩子们找来一个容器便急匆匆盛着烤芋头往外去,来到温书的小桌子旁,就着明亮的光开始摇头晃脑背书,时不时摸一摸自己的烤芋头凉了没。
银铃在暖融融的空气里轻晃,将《诗经》的吟诵声荡成一圈圈涟漪:"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临水的玉带河时不时传来掬水的声音,林老婆子将换洗下来的衣裳拿到就近的河边去浆洗,和另外几户人家的女人聊得高兴。
在这这麽多天,林老婆子认识了好些有共同话题也同样爱聊八卦的婆子,几人时常在一块洗衣裳,欢快的笑声传遍整个玉带河。
月上柳枝头,林老婆子最後检查了一遍第二天要用到的食材,确认无误之後,这才回到屋内和衣睡觉。
半夜,一抹乌云笼罩在福满镇上空,确切来说是大半个南方地区的上空。
寒风将乌云内的雨点吹落到地面上,一阵阵拍打着窗沿,很快,这一场雨越下越大。
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结束。
因着下大雨,宋二郎承接了去接送孩子上学的工作,回到食肆内,收了伞,抖落雨水,抱怨道:“今年的雨水确实比往年多些。”
*
安稳的日子一连过了一个多月。
府试放榜那日,稻香村的稻香漫过清谷河。
宋明玉正在後院晒书,忽见里正提着袍角狂奔而来,惊飞满架鹧鸪:"中了!案首!三郎是案首!"
铜锣声撞碎秋阳时,宋老汉还在田埂间拔稗草。
官差举着朱漆牌匾走过小路而来,惊得老牛挣断缰绳。林老婆子捧着喜报的手抖如筛糠,"宋讳青川"四个字在泪眼里漾成金波。
“中了!三郎是今年府试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