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初胜的喜悦,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喻浅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那片熟悉的土地,那里是她的都城,是她日夜牵挂的地方。
然而,此刻那片土地在她眼中,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都城……朕不在,你们,可还好?
她微微眯起眼睛,感受着秋日凛冽的寒风,这风像是要穿透她的身体,直抵她内心深处的不安。
贺兰将军的背叛,像一根尖锐的刺,狠狠扎在她心头。
边疆战事初定,国内朝堂却暗流涌动,一想到萧宰相那张永远带着算计的脸,喻浅就感到一阵没来由的烦躁。
萧宰相……朕不在京中,他会做出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帝王,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被情绪左右。
“摆驾回宫!”喻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到营帐,喻浅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刻召集了心腹大臣。
“陛下,您一路奔波,不如先休息一下?”韩将军关切地说道。
喻浅摇了摇头,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不了,朕现在最放不下的,是朝中的局势。”
她将贺兰将军的书信递给韩将军,沉声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韩将军看完书信,顿时怒不可遏:“这个贺兰,竟然敢通敌叛国!简直罪该万死!”
“现在不是追究贺兰罪责的时候。”喻浅打断了他的话,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众人,“朕担心的是,贺兰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人?”
众人闻言,顿时沉默不语。
“陛下,臣以为,此事必须严查。”一个略显低沉的声音响起,是孟密探。
他身材不高,但眼神却异常坚定,“臣愿意亲自回京,暗中调查此事。”
喻浅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好,朕就命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调查此事。务必将幕后黑手,给朕揪出来!”
“臣遵旨!”孟密探立刻领命。
然而,就在喻浅紧锣密鼓地部署之时,都城,紫宸殿上,一场针对她的阴谋,也正在悄然上演。
“陛下御驾亲征,固然是为了保家卫国,但却置国内百姓于不顾,连年征战,耗费国库,百姓苦不堪言啊!”冯侍郎慷慨激昂地说道,唾沫横飞。
“冯侍郎此言差矣!”兵部尚书立刻反驳道,“陛下是为了守护边疆安宁,才不得不出兵征战,这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
“哼,说得好听!依我看,陛下就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冯侍郎冷笑道,“难道边疆的安宁,比得上国内百姓的温饱吗?”
“你……”兵部尚书气得脸色青,却一时语塞。
朝堂之上,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冯侍郎一方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将喻浅的亲信大臣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坐在龙椅上的萧宰相,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远在边疆的喻浅,并不知道都城生的一切。
她站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
“陛下,京城传来消息……”一名侍卫匆匆走进营帐,神色慌张,“冯侍郎煽动百姓,在京城闹事,说是陛下您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什么?!”喻浅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陛下,您现在必须立刻回京,否则……”侍卫欲言又止。
喻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自己现在绝不能自乱阵脚。
“宫凛。”喻浅转过身,看向站在一旁的宫凛,沉声道:“朕命你,立刻回京。”
“陛下?”宫凛闻言,微微一怔,似乎有些不解。
“朕不是让你回去镇压百姓。”喻浅摇了摇头,眼神深邃,“朕要你,暗中调查冯侍郎的背后势力。”
宫凛闻言,顿时明白了喻浅的用意。
他点了点头,神色坚定:“臣遵旨!”
宫凛走后,喻浅独自一人站在营帐中,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更加忧虑。
冯侍郎的背后,究竟是谁?
他为什么要煽动百姓闹事?
他的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