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了两小碟盐焗花生米。
这下子下酒菜就有了。
靠近门边的小饭桌边,围坐着严母,严英,周如英及她的女儿和小儿子,还有大丫和三丫,七个人。
小双和金旺双胞胎,曹明池和金明吴水秀七个人在灶房里吃。
吃饭间,不禁都夸赞三丫的厨艺好云云。
闻起来香,吃起来美味可口!
吃过饭,先拉了一趟黄瓜苗。
有了早上栽种的经验,下午大伙干起活来,就得心应手。
每个小弓棚里秧苗大概有oo株。
黄瓜苗相对要多些。
因为在西瓜小弓棚里,除了西瓜苗,剩余的泥块里就下了黄瓜苗,有二百八十株。
黄瓜大棚与豆角大棚,长与宽是相同的。
包外五十二米,净内两头抛除丢下落脚的空地,起垅长是五十一米。
包外六米五的宽度,净内只有六米,起垅九十厘米的宽度,只能起六垅。
因黄瓜与豆角都需要搭架子。
边口的高度就影响搭架子的高度。
大丫就以水泥杆子为中心,在中间起了一垅地,九十厘米的宽度,在以中间垅为基础,又在两边又各起一垅。
大丫打算只栽三垅黄瓜。
边口剩的地同样可以点种其他作物。
一垅栽双行黄瓜秧苗,三垅地就是六行。
每个趟垅子栽双行,行距四十厘米,株距三十厘米。
每行栽o棵,六行共需秧苗oo棵。
黄瓜秧苗总共有o棵。
除去栽的,还剩余o棵。
豆角的秧苗,与黄瓜栽种相似。
而豆角苗只有九百棵,正好把剩下黄瓜秧苗给补上,
余下的地,大丫打算点种秋葵,辣椒,茄子。
下年再下秧苗,大丫打算直接下在大棚地了,这样省去来回拉苗了的环节。
大丫如是想。
傍晚时分,所有作物都全部栽齐。
大丫就让人把大棚两头进出口的塑料布给拉盖好,用锨铲土把塑料布敷盖住。
这样即便刮风也吹不起塑料布。
这样可以阻挡寒气,保持大棚内的温度。
毕竟二月初,夜间还是有些寒冷的。
淮北平原,三月还会下桃花雪的可能呢。
做好一切,所有人迎着落日余晖往家赶去。
周如英与金客直接把手扶拖拉机开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