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旁才嘬完石螺,正擦手的小尤见状,却是忙咽下嘴巴里的螺肉同那一口鲜美汤汁,咳了一声,道:“这许多,先生哪里看得完,我也来搭把手——到时候那饭菜给我留半份就好!”
宋妙哪里晓得自己还没做的一桌饭菜,已经叫程子坚那练笔文章都变得难得抢手起来。
次日一早,她同程二娘照例冒雨出摊、送餐。
昨晚雨水停了半宿,但一大早就又重新下了起来。
酸枣巷地势稍高,水势消了不少,去往太学食巷的桃园街则是已经浸了水。
宋妙的推车被淹了一半,幸好她早有准备,在车板的位置垫了一张高竹架,方才没有让脏水碰到吃食。
饶是如此,有一口灶也浸了水,回去之后必须要好好洗烘才能再用。
宋记的损失已经不算大,食巷里有些摊位直接就空了,人都没来,隔壁卖羊杂汤的已经到了地方,支起摊子一看,才现汤锅的盖子不知什么时候歪了,早进了水。
另有一家卖馒头的,因来时水浸得厉害,没能看清楚路,遇到一个坑,推车歪了,一整个大蒸笼的肉馒头直接喂了水。
一群人围在这里骂骂咧咧,又有来问宋妙的,宋妙少不得跟着骂几句贼老天。
但坚持来的人也有一点好,僧多粥少,几乎家家排起了长队,不多时,所有摊子备的吃食都卖了个干净。
宋妙的摊位一向卖得最快,今日也不例外。
排队的学生们买了吃食,还不忘来劝她。
“水浸街了,听说下头好几条街都淹了,再这样下雨,宋摊主这几日就先休息吧!”
“正是,咱们勉强忍几天膳房——宋小娘子还是保重安全要紧!”
“咱们可以自己上门买,忍什么膳房!”
“上什么门,你当那些新鲜菜、肉是小娘子自己种养出来的啊?还不得去坊子里买!出摊不安全,买东西就安全了?”
众人七嘴八舌。
“等水消了,宋摊主千万多做点,把这些个空档的都补回来——什么时候咱们有午饭啊!”
“午饭来不及,做晚饭也行啊!”
这许多张嘴巴,反反复复旧事重提,吧嗒吧嗒的,一人说一句,宋妙回都回不过来。
她昨晚已经同程二娘商量好,明日就不出摊,也不再接早饭送餐,本待要跟学生们说,不想他们已经帮着想到了,于是忙又连连道谢,应答不停。
等到吃食卖完,其余订货的也取得七七八八了,那程子坚方才匆匆而来取自己的早饭。
他一到,就先忙着向宋妙道歉自己来晚了,又做道谢,一谢昨晚那好汤,二谢她厨艺。
“我那文章哪里入得了陈夫子法眼,若非宋摊主那汤做得好,先前东西好吃,引出夫子馋虫,必定没有这样好事——昨夜尤学录指导我直到三更天!”
又忙向宋妙说明韩砺那一席要多订两份餐食,用于外带,另一席比起原本预计要多些人口。
“夫子说后一席他来做东,又说菜色由着宋摊主来定,不用过多,不用麻烦,家常菜色足矣。”
他一边说,一边自腰间解下来缠着的重重三吊钱,道:“夫子给的,叫宋摊主看着来,不要倒贴了劳力。”
说是一席,加上学生,其实应该是两席,但即便如此,家常菜,两席给足三吊钱,依旧大方极了。
多得一文,就能多还一文,宋妙甚是高兴,把钱接过,又问时间。
日子倒是没有定,还得去问各斋先生跟那些个学生,但程子坚说一旦确认好,会立刻来跟宋妙交代。
等事情全数交代妥当,程子坚拎着吃食,临走前忙又道:“昨夜韩兄弟被府衙来人接走了,说是今日未必能回,叫我代他给宋摊主说一声,又说再有消息,会使人来送信。”
宋妙怔了怔,没有多问,点头应了。
等她回到酸枣巷,只有小莲一人看家,许久都不见程二娘回来。
因见外头雨大,宋妙甚是担心,带了雨具,正要出去找人,刚到巷子口,就见得程二娘推着车小心走来。
她松了口气,忙迎上去问话。
程二娘见得宋妙来接,急道:“没有事,只是街上积水太多,我一路见得许多人跌跤,摔得头破血流,怪吓人的,就绕了一截,结果迷了路,总算一路问人找回来了——哪里就用娘子来迎我,早晓得我走快些了!”
又道:“谁晓得京中涨水,比我们抚州乡下还厉害,这回算是长见识了!”
回到家中,两人先清理了厨具、炊具,又打扫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