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一生走到老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司组织看电影(第2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司组织看电影(第2页)

陈露突然往他手里塞了块巧克力:“给你的,等我们回来。”巧克力是李佳带的,用彩色糖纸包着,熊立雄捏在手里,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

进影院时,小林还在跟李佳讨论剧情。“你说世界末日真的会来吗?”“应该不会吧,电影都是编的。”“可客人说里面有个老爷爷,把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孩子,跟张师傅总把新蒸的素包给咱们吃一样。”

灯光暗下来时,邢成义往旁边看了看。李姐正襟危坐,手里捏着张纸巾;陈露和陶晨凑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李佳把笔记本摊在腿上,笔握在手里随时准备记;小林则瞪大眼睛盯着屏幕,嘴里的爆米花忘了嚼。

电影开场的火山爆镜头出来时,小林“哇”地叫了一声,被陈露拍了下胳膊:“小声点!”可她自己也睁大眼睛,手指紧紧攥着陶晨的手。

邢成义看着屏幕上的人们互相帮忙——有人把逃生的船票让给孕妇,有人背着老人跑,有人在废墟里找吃的,还不忘分给身边的陌生人。他突然想起培训时,金沙食府的师傅把最好的刀让给他用;想起开业那天,张师傅帮小林收拾摔碎的糯米;想起熊立雄明明可以早点下班,却非要留下来帮大家擦桌子。

“你看那个厨师,”李姐突然碰了碰他的胳膊,“在飞机上给大家做吃的,用仅剩的食材做了好多三明治。”屏幕上的厨师正把三明治递给孩子,脸上沾着面粉,笑得很暖。

邢成义点点头。他想起自己炒酸儿辣女时,总有人帮他递土豆;想起李姐熬素高汤时,小林会主动去烧火;想起张师傅雕冬瓜鱼时,熊立雄会站在旁边帮忙递刻刀。原来不管是电影里的世界末日,还是现实里的后厨,大家都是这样——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下,日子就过下去了。

电影放到一半,有个镜头是一家人在废墟里找水,爸爸把最后半瓶水给了孩子,妈妈把外套脱下来裹在老人身上。李佳突然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了行字:“家人就是有难时先想着对方。”

陈露看见那句话,悄悄往陶晨身边靠了靠。她想起自己刚到南门店时,总被客人投诉,是陶晨陪着她练服务话术;想起熊立雄为了能跟她在一起,放弃了物流公司的工作,来做传菜员。她突然觉得,自己身边也有很多“电影里的人”。

散场时,大家都有点沉默。影院的灯光亮起来,有人揉了揉眼睛,有人盯着屏幕上的演员表呆。小林手里的爆米花还剩小半桶,糖霜沾在手指上,他却忘了舔——他在想电影里那个救了陌生人的司机,觉得他跟张师傅很像,总是默默帮别人。

“去吃碗面吧?”邢成义先开了口。

“嗯。”大家应着,脚步慢慢往影院外走。

熊立雄果然在门口等,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我怕你们饿,从店里带了点桂花米糕。”他把桶递给李姐,“张师傅说刚蒸好的,趁热吃。”

米糕的甜香混着爆米花的味道,大家坐在素面馆里,谁都没先动筷子。最后还是李姐叹了口气:“那电影里的人,跟咱们也差不多嘛——咱们熬素高汤要互相递调料,他们逃生要互相拉一把。”

“我觉得咱们比他们幸运,”陶晨咬了口米糕,“咱们不用面对火山爆,每天能安安稳稳地做菜、传菜,还有熊熊给咱们买爆米花。”

“对!”小林突然说,“我写观后感就写这个——最好的‘逃生’不是跑得多快,是身边有愿意给你递米糕的人。”

李佳把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我要写陈露和熊熊,他们为了能在一起,愿意换工作、学新东西,这也是一种‘互相帮忙’。”

陈露的脸有点红,往熊立雄手里塞了块米糕:“吃你的吧,别听她们瞎说。”

邢成义看着大家,突然觉得这碗素面比平时更香。他想起电影里有个镜头,大家在船上分吃最后一点食物,每个人都只咬一小口,把多的留给别人。他想,这大概就是王经理让他们来看电影的原因——不是让他们看火山爆多刺激,是让他们看见,哪怕在最乱的时候,“家人”这两个字也能让人心里踏实。

回店的路上,夕阳把六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陈露和李佳在讨论观后感的开头,陶晨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厨房,里面有个人在颠锅,旁边写着“邢哥”;小林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嘴里哼着电影里的主题曲;李姐走在最后,手里捏着块没吃完的米糕,脸上带着笑。

邢成义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想起投票那天的竹筐。当时他以为选的是“看电影的名额”,现在才明白,选的是让大家一起看看“什么是家人”——是愿意把票投给别人的信任,是看完电影还能一起吃碗面的默契,是知道有人在影院门口等你、给你带米糕的踏实。

“明天演讲时,我要第一个讲。”小林突然转过身,挥着手里的电影票,“我要告诉张师傅和王经理,咱们禾家素斋就是最好的‘诺亚方舟’!”

大家都笑起来,笑声在文化街的石板路上飘得老远。邢成义知道,这篇观后感不用写得太复杂,就写点实在的——写竹筐里的选票,写爆米花的甜香,写米糕的温度,写身边这些愿意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面、一起把日子过成烟火气的人。

回到店里时,张师傅正在雕新的冬瓜鱼。鱼身上刻着朵莲花,比平时的更精致。“回来啦?”他抬头笑,“电影好看不?”

“好看!”六个人异口同声地喊,声音里带着笑。

邢成义看着那朵莲花,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观后感——不用写在纸上,就刻在冬瓜上,融在素高汤里,藏在每个人的笑声里。禾家素斋的故事,又多了一段关于电影、爆米花和米糕的插曲,就像锅里的酸儿辣女,酸中带甜,透着股让人踏实的烟火气。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dududu一生走到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