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俺能要一半米一半钱吗?”
“可以。”
就当第一个试吃螃蟹的人成功了之后,其余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大部分都被满足了,只有少部分比较麻烦的情况被拒绝了。
这让大家的热情再次高涨,原本想要回一天家的人突然改变了主意,托农村人将他挣的粮食带回去,他自己则是找工头继续加班去了。
休息日也是可以加班的,而且而且从开始干的时间记起,全部都记做加班的时长。
放完工资,后勤和财物对了账,确定没有出错之后,来向周粥汇报。
“姑娘,今日放的工资已经结完了,但账目上的钱没有少多少。”
“大家都愿意要粮食是吗?”周粥问。
“也不是,主要是有人现村里的杂货铺可以买东西,他们在杂货铺里买了很多东西,还有些人订了冬天的棉衣棉裤,打算下次结工钱的时候来买。”
村里杂货铺的东西主要是面向瑶人售卖的,目前幸福村还没有实行工资制度,村里人有需要的东西,只要合情合理,报给商队,商队就会顺路给采购回来,不需要大家出钱。
而瑶人那边,幸福村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些劳务费,价格也不高,因此杂货铺虽然开了很长时间,但盈利其实并不多。
但是,对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就不一样了,虽不至于抬高对他们的售价,但价格基本上是跟市场价持平的。
而且这些人专门挑的贵的东西看,什么棉衣棉裤棉被,什么白糖、精盐、食用油……
给人一种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挣点钱,然后开始报复性消费的感觉。
后勤处的人继续汇报:“因为咱们村里的油卖得并不贵,好多人回家之前买了油,咱们现在村里的油存量不多了。”
“那就让榨油组招人吧,招上人赶紧把仓库里的芝麻油、菜籽油和茶油榨出来。”
当初幸福村虽然种植了不少油料作物,但幸福村的人并不会榨油,周粥本想着随便问问瑶人那边,如果都没有人会,大不了到别的地方去花钱跟人学。
但她没想到的是,瑶人里会榨油的人并不算少,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于是挑了两个大家公认技术好的来干这事。
原本两个人榨出来的油够幸福村日常所需用的了,不需要再增加人手,结果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一出手,幸福村的食用油储备直接宣布告急。
好在村里库存的油料作物还多,不至于让人掀了老底。
想到这里周粥又道:“村里的东西可以对外出售,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我们自己人的消耗,别到时候东西卖给别人,咱们自己人没得吃,没得用了,那才成了笑话。”
“好的,我回去就进行统计。”
很快,杂货铺这边就把对外出售的物品整理了出来,管他有没有人买,凡是村里能做的东西都给写上,万一就有需要呢?
不过砖、瓦、砺灰这些东西修建城墙需要,哪怕有人想买,也得排到年后去了。
除了出售的东西,幸福村把村子采购的东西也列了单子。
村里虽然有制衣厂,但属于比较简陋的那种,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很多制衣的材料还需在外采购,如果这些村民能自己到村里来售卖,那能省下他们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