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29章 忽悠往死里忽悠(第1页)

第129章 忽悠往死里忽悠(第1页)

不是恐怕,而是一定。"

深吸了一口气,曹爽便是声音激昂的打破了正堂的沉默,继而在朱元璋凌厉的眼神中扬声道:"那李成桂已是迫不及待了。"

"至多在下个月,便会发动政变,正式黄袍加身,篡权夺国。"

此话一出,正堂内原本还算轻松和谐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朱元璋的表情也是肉眼可见的严肃起来,胸口微微起伏。

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缘故,放眼历朝历代,臣子以上犯上,篡权夺国的行为都令人不齿。

故此,那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大权的司马氏,以及坐享其成,抢了自己外孙皇位的隋文帝杨坚才会在史书上留下"得国不正"的骂名。

至于那黄袍加身的前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将欺负"孤儿寡母"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为其武德不彰的大宋,埋下了永远的祸端。

"敢问先生,何以见得?"沉默少许,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睛,声音沙哑的询问道,脖颈处青筋微微暴露。

虽然早就知晓李成桂篡权夺国乃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他实在没有料到,这一天竟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还没有调兵遣将,将高丽侵占大明的疆域打回来呐。

"很简单。"

"咱们大明在北平又打赢了。"

"李成桂坐不住了。"

不同于如临大敌的朱元璋和朴仁猛,曹爽的神情则是显得无比淡然,似乎全然不在乎这李成桂过往的诸多"违逆之举"。

"先生,咱们大明打赢那北元余孽不是很正常嘛。。"

很快,善解人意的朴仁猛便是代替身旁眉头紧皱的朱元璋,问出了心中所想。

自洪武三年,中山王徐达奉朱元璋之令,率领着大明虎贲展开第一次北伐以来,大明赢多败少,屡次挫败北元余孽梦想卷土重来的野望。

尤其是前两年,凉国公蓝玉捕鱼儿海附近,重创北元皇室嫡系军队,导致北元汗位更迭,由忽必烈一脉,转移到了阿里不哥一脉之后,这北元皇室的势力便日益衰弱,难以与大明的虎贲相抗衡。

这些时日,被定远侯王弼,燕王朱棣等率军在"开平卫"击溃的北元太师,便是最好的证明。

假若是前些年的北元骑兵,绝不会对大明官兵的作战方式一无所知,更不会犹如一盘散沙的冲击,由火铳手组成的军阵。

"正因如此,这李成桂方才坐不住了。"

"没有人替其遮风挡雨了。。"

清冷的声音作罢,曹爽的表情也随之严肃起来,继而扭头看向辽东所在的方向。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李成桂本就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在彻底铲除了国内效忠高丽王室的"死忠",并刺杀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郑梦周之后,顺理成章的黄袍加身,篡权夺国。

当消息传回大明之后,朱元璋虽然也不满李成桂"以下犯上"的行为,但奈何事已成舟,兼之当时太子朱标新丧,大明储君悬而未立,无心理会这弹丸小国的王朝更迭,这才让李成桂捡了个便宜。

"先生的意思是,这李成桂害怕了?"

终究是御极多年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瞬间便听懂了曹爽的言外之意,转而若有所思的低喃道。

按照曹爽的分析,曾经与大明分庭抗礼的北元皇室已是不足为据,塞外草原上势力最为强横的部落,则是常年在蒙古高原西部游牧的"瓦剌部"。

不过因为疆域并不接壤的缘故,这瓦剌部无法像昔日的北元皇室一般,肆意进犯大明的疆域,威胁到大明的边陲。

尤其是朝廷刚刚以无可比拟的战力,在"开平卫"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北元太师,必然会令瓦剌内部军心动摇,短时间内再不敢轻易来犯。

故此,大明便可腾出时间和精力经略辽东,转而以"宗主国"的身份,收回高丽近些年在暗中蚕食的疆域。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眼前的曹爽方才断定,这极其善于审时度势的李成桂,准备在近些时日篡权夺国,以免和大明在疆域的问题上发生纠纷。

"老爷子,让您说中了。"

"这李成桂害怕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曹爽毫无涟漪的眸子随之泛起了一抹嘲弄。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小心思和花里胡哨,均是无用的挣扎罢了。

"既然如此,陛下这口中的敲打,又有何深意?"晃了晃有些僵硬的四肢之后,朱元璋还是忍不住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之上。

既然这李成桂已是下定决心要篡权夺国,那他不过是同来搪塞曹爽的"敲打"又有何用,难道那李成桂还会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责骂,便吓得不敢轻举妄动?

"老爷子,您又糊涂了。"

"您是我大明朝的百官之首,您说李成桂这篡权夺国的行为,合乎礼法吗?"曹爽急促的呼吸已是渐渐平稳,但眼神中仍是充斥着些许无奈。

这大明朝的官员们,格局还是相对保守了些,远不如后世那位"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小目标主人。

"自然是不符合的!"听得此话,朱元璋的眼眶便是一缩,不知不觉间便散发出了些许气势。

每个人的身份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

这李成桂生于高丽,长于高丽,仕于高丽,到最后却成为了终结高丽王朝的逆臣,在他心目中与那欺负孤儿寡母的宋太祖赵匡胤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丘之貉。

"这不就完了吗老爷子,"像是得到了某种肯定,曹爽的神情重新兴奋起来,眼眸深处涌现着异样的光芒:"现如今,是这李成桂求着我大明承认他的身份。"

"否则我大明随时可以喊出高丽正统在大明的口号!"

即便已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令人啼笑皆非,却又鲜血沸腾的口号,但朱元璋仍是呼吸急促,忍不住口干舌燥起来,倒是一旁的朴仁猛在稍有犹豫之后,问住了困扰他和朱元璋多时的问题:"先生,您打算怎么敲打这高丽使团呐?"

"嘿,"一声不屑的嗤笑过后,曹爽转而在身前两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道出了隐匿在心中多时的答案。

"忽悠,往死里忽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