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没东西,戈辉一时间不知道手该放哪里好,索性抱着肩膀,说道:“我也没指望他接受,从欧洲到远东,近一万公里,光补给成本就能要他半条命。就是不打仗,每年砸进去的防冻维护费用就够他疼得跳脚。有座钢铁大桥,每年都会因为冻融循环直接错位十几厘米,火车一等就是十几天,这时间成本呢?他不计算吗?”戈辉轻轻耸肩,继续道:“反正就在我家门口,我看谁能扛的更久。”
摩挲着手杖的罗斯福也不得不点头,近一万公里的补给线,光想想就可怕,更别说零下五十度的严寒,他感叹道:“你这是要玩死沙俄人的节奏啊!”
“那片冻土什么都干不了,非要握在手里,不理解他的想法。”戈辉感叹道。
“你不也一样嘛!”罗斯福微笑道。
“不一样,那里本来就是我的,涉及国家尊严。”戈辉认真地说道:“我们清国人,讲究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罗斯福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原来是这个意思,立即释然。
“好吧!该问的,我帮他问了。”罗斯福说道,抬手拍拍戈辉的手臂,轻声一句“失陪了”转身离开。
下午的招待酒会就在这样时聚时散的交谈中度过,随着酒会的结束,为期六天的伦敦峰会也正式结束了。
酒会结束后,英法美联合约谈倭国,要求倭国放弃中东资源的分配,你不是当事国,中东这池水太深,你就别掺和了。
西园寺公望倍感屈辱,但又不得不放弃,因为英法美都是倭国的债权国,倭国谁都得罪不起。
英法美约谈完倭国,又一起见了俄皇尼古拉二世,四国协商如何划分中东石油利益。
四人商量到深夜,谁都不想让出太多。特别是沙俄,坚守自己的区域,不吐出一寸土地。
美国这个域外国家非要在中东分一杯羹。或许在军力上,美国差一些(这个时候确实差一些),但在财力上,美国是最有钱的。最后,没能达成一致。
酒会结束后,德国相标洛约见了意大利王国相乔瓦尼-乔利蒂和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沟通了中东资源分配的问题。
意大利王国以目前的实力无力争夺中东利益,所以他选择支持德国,然后从德国那里分一些利益。
奥匈帝国内部问题层出不穷,也无力争夺中东利益,所以也表示愿意支持德国,然后从德国那里分一些利益。
标洛相表示,一旦德国在中东划定利益区域,就会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重新分配石油收益。
没人找戈辉谈这个事情,不找就不找,戈辉正好睡大觉,他真睡得着。
月日与会的各国元们和相们,开始陆续回国。
但是国协联的九名常任理事国,还有小会要开。
英、法、美、德、俄、意、奥匈、倭,以及清国北方特区,九个国家。
讨论的内容,就是中东石油,重新划分中东的石油利益。
事实上,中东地区,主要是英、法、俄的势力,在没现石油的时候,大家还能相安无事,毕竟那里寸草不生,只长骆驼刺,占就占了,但是现石油了,而且还是大量的石油,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那么,中东应该怎么分,分配不好,战争就可能随时开打。
戈辉提醒在座的诸位:“中东还有撒蒂阿腊波帝国,波斯湾沿岸地区都是他的目标领土,划分中东利益,绕不开撒蒂阿腊波帝国。”
倭国相西园寺公望直接站出来表示放弃:“倭国无意中东资源,中东资源应该属于当事国。”今天的切蛋糕会议,他都不想来,但是作为g之一,他不能不来。
紧接着,意大利王国相乔瓦尼-乔利蒂(国王不想参加)和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先后表示放弃中东利益。
作为域外国家,美国和北方特区,都没有站出来表态,显然,都不想放弃。
美国不放弃,是因为美国与欧洲的金圆关系,让美国有资格插足中东的利益分配。
戈辉不放弃,是因为英法美德都答应分给戈辉一块地,去年六月份谈好的,最小不低于万平方公里,最大不过万平方公里,要有不低于o公里的海岸线。
会议开了五天,连吵了五天,多次用战争威胁,甚至可以说走到了战争边缘。
德国拿到了巴格达地区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些原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但是不得不说,英国还没准备好和德国开战。
法国拿到了磨树耳以北,包含苦耳德地区在内,直到地中海沿岸的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拿到了波斯北部、奥斯曼东部一部分,不到万平方公里。
美国拿到了阿满王国,正面阿拉伯海,靠近耶末地区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人不知道,自己分到的地方没有石油。
(耶末地区,属于奥斯曼帝国,还未形成王国,大部分属于酋长地,或者说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