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金陵烬未央卷 > 第203章 玉箫声碎夜惊心(第2页)

第203章 玉箫声碎夜惊心(第2页)

黛玉的金锁突然出刺耳的鸣响,她捂住耳朵,脑海中闪过李师傅女儿的话:"父亲说,贡缎上的每根金线,都该绣着百姓的安稳。"验丝镜扫过地面,现几串血迹,顺着血迹追去,竟在密道入口处,看见乾隆的明黄缎袍一角。

"他们要劫持圣上,"黛玉声音冰冷,"用假的玉玺拓片,伪造圣旨!"她展开从白鹭洲搜出的图纸,上面"明远楼"红圈旁,用极小的字写着"圣上观考处",而此刻,那里正浓烟滚滚。

宝玉握紧麒麟剑,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与图纸上的标记重合。"走,"他拉起黛玉,"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得逞!"两人冲进密道,潮湿的石壁上每隔三步就刻着红豆——正是李师傅徒弟们留下的求救信号。

第五折密道深处险象生

密道里弥漫着腐臭的气息,黛玉的验丝镜照亮前方,现地上散落着几具尸体。他们都是荣国府的小厮,胸口刺着未完成的红豆——正是李师傅教给女儿的针法。更令人心惊的是,每具尸体手中都攥着半片纹版,拼起来竟是荣国府到明远楼的路线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孩子,"黛玉声音哽咽,"他们早就现了阴谋,却"她的话被前方传来的打斗声打断。宝玉提剑冲上前,正见顺天府尹带着一群死士,押着乾隆往密道深处走去。乾隆的明黄缎袍沾满血迹,手中却死死攥着块刻着九龙纹的玉佩。

"大胆逆贼!"宝玉挥剑砍向死士,麒麟剑上的漕帮铁锚纹泛起红光。顺天府尹狞笑着举起手中的玉玺拓片:"宝二爷,你以为这是真的?"他将拓片摔在地上,碎片间露出底下的残菊纹,"真正的龙章,此刻已经"

话未说完,黛玉的银针射向他手腕。验丝镜扫过拓片碎片,现每片边缘都绣着极小的字,连起来竟是"三月十五,荣国府藏宝阁"。她突然想起周瑞家的身上搜出的密信,落款处的残菊,与拓片上的纹章完全一致。

"你们早就计划好了,"黛玉声音冰冷,"用假的拓片引我们来明远楼,真正的目标是荣国府的藏宝阁!"她的金锁突然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密道墙壁——上面用靛青画着漕帮的求救信号,还有李师傅的笔迹:"护龙章,守民心"。

宝玉的麒麟剑突然出清鸣,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与墙壁上的标记重合。他冲向顺天府尹,剑锋划破对方的官服,露出里面绣着的金菊纹——正是倭国金菊商团的徽记。更可怕的是,顺天府尹胸口刺着的火凤翅膀上,用盐粒绣着"薛蟠陈廷敬"的名字,与白鹭洲现的证据完全吻合。

"你们以为,"乾隆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威严,"朕会看不出这是假的拓片?"他举起手中的玉佩,九龙纹在验丝镜下泛起金光,"真正的玉玺,朕早就"他的话被密道尽头传来的爆炸声打断,火焰顺着密道蔓延而来。

"快走!"黛玉拉起乾隆,"贡缎里的引火金丝已经点燃,密道要塌了!"她的验丝镜扫过四周,现每块砖石上都刻着极小的残菊纹——这些本该用来守护明远楼的建筑,此刻却成了杀人的陷阱。

第六折荣府藏宝揭真相

众人从密道逃到荣国府时,藏宝阁方向正火光冲天。黛玉和宝玉冲进火场,验丝镜扫过焦黑的梁柱,现金丝组成的云纹里,藏着"龙章在此"的字样。当他们掀开塌落的房梁,终于看见那个檀木匣——里面放着的,竟是半块刻着九龙纹的玉璧。

"这是"宝玉拿起玉璧,现背面用极小的字刻着"乾隆二十五年,御制",字迹与停云馆的玉玺拓片如出一辙。黛玉的验丝镜扫过玉璧边缘,竟在金丝缝隙里现半片梨木纹版,上面刻着"残菊现,龙章出",正是李师傅的笔迹。

"原来李师傅早就知道,"黛玉声音颤抖,"他用命护住的不只是春闱真题,还有这个!"她想起李师傅女儿说的"父亲总在夜里改纹版,说要让寒门士子的字比金线还亮",此刻终于明白,那些金线里藏着的,是比春闱更重要的秘密。

乾隆接过玉璧,手指划过九龙纹:"当年朕命人打造此璧,本是为制衡"他的目光扫过满地狼藉,"却不想,成了某些人谋逆的工具。"他突然看向黛玉,"长公主,你手中的纹版"

黛玉展开从密道里带出的残片,拼出完整的图案:九龙戏珠图,龙珠处绣着饱满的红豆——漕帮"官清民安"的标记。更令人震惊的是,纹版背面用靛青写着:"盐引案、春闱弊、玉玺谋,皆因一人起",字迹歪斜,像是临终前的绝笔。

宝玉的麒麟剑突然出清鸣,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与纹版上的标记重合。"薛蟠!"他猛地想起白鹭洲现的证据,"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金菊商团、倭国硫磺、盐引私运"他的目光扫过黛玉手中的纹版,"还有这藏在贡缎里的真相!"

黛玉的金锁突然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纹版上的字迹。她的验丝镜扫过四周,现荣禧堂的梁柱上,金丝组成的云纹里,竟藏着"薛蟠通倭"的字样——这些本该用来装饰的贡缎,此刻成了指证逆贼的铁证。

"传朕旨意,"乾隆声音冰冷,"封锁金陵城,缉拿薛蟠及其党羽!"他握紧玉璧,九龙纹在火光中明明灭灭,"敢觊觎龙章者,虽远必诛!"

第七折红豆灯照未央天

三月十六清晨,金陵城的硝烟渐渐散去。黛玉站在明远楼废墟前,验丝镜扫过焦黑的贡缎,金丝组成的云纹里,"官清民安"四字依然清晰可见。那些本该用来纵火的金丝,此刻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光泽,仿佛千万织工的魂魄在诉说不屈的信念。运河上,漕帮兄弟正打捞着烧焦的盐船残骸,船板缝隙里嵌着的红豆香囊,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宝玉握着麒麟剑走来,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还沾着血渍。他展开从薛蟠宅邸搜出的密账,每页都用靛青写着"金菊商团往来明细",其中赫然记录着"以贡缎为引,借圣驾南巡行谋逆之事"。账册末页贴着张泛黄的纸笺,是二十年前薛蟠之父与倭国使者的密约,墨迹里混着的沉水香,与顺天府尹案牍上的气味如出一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薛家谋划已久。"宝玉将账册递给乾隆,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此时圣上正凝视着手中的九龙玉璧,明黄缎袍上还留着昨夜火场的焦痕。

乾隆轻抚玉璧上的九龙纹,忽然命人取来《盐运十策》策论。他将策论与贡缎上的金丝纹路对照,现每道金丝的拐点,竟与策论中提及的盐仓位置完全重合。"李师傅他们,"乾隆声音微颤,"用织机经纬织就了天下民生图。"他望向秦淮河面,万盏红豆灯依旧在漂,灯影里仿佛能看见李师傅在织机前的身影。

午后,薛蟠在码头被捕时,正欲登上倭国商船。他怀中掉出的密信里,详细写着"待明远楼火势起,便持假玉玺逼宫",落款处画着完整的金菊纹。而他贴身收藏的玉佩,背面刻着的"龙章在握"四字,与荣国府藏宝阁的玉璧残片纹路严丝合缝。

是夜,荣国府祠堂灯火通明。黛玉将李师傅用命护住的纹版供在香案上,金丝绣的红豆在烛火下熠熠生辉。紫鹃带着李师傅的女儿进来,小姑娘捧着新绣的缎面,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红豆图案:"姐姐,爹爹说过,红豆能串起人心。"

宝玉忽然想起什么,取出从顺天府尹处缴获的火折。当验丝镜扫过绸布,残菊纹下竟显出血字:"欲成大事,先除织工"。这八个字刺痛了在场所有人——原来李师傅等人的死,早在逆贼的算计之中。

乾隆下旨将薛家宅邸改建成织工纪念馆,匾额亲题"经纬照丹心"。开馆那日,运河两岸挤满百姓,他们自带来绣着红豆的绸缎,铺满纪念馆的长廊。黛玉在《金陵烬未央卷》上写道:"乾隆三十八年春,谋逆案结,忠奸已辨。然金丝易断,民心难欺"

深夜,潇湘馆内,黛玉对着烛火修补《蚕织图》。紫鹃端来新制的红豆糕,笑着说漕帮兄弟又送来新绣样。窗外的竹林沙沙作响,恍惚间,似又听见那夜的玉箫声,只是曲调已变作欢快的《采莲曲》。宝玉握着麒麟剑进来,剑鞘上新刻了漕帮的红豆标记:"明日陪你去白鹭洲,那里的百姓要立李师傅的衣冠冢。"

黛玉放下针线,金锁与麒麟玉佩相碰,出清越的声响。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的是新编的"太平调",一声比一声清亮。她望向窗外的红豆灯海,终于明白,所谓未央之路,从来不是一人一力的孤勇,而是千万个像李师傅这样的普通人,用生命在经纬交错中织就的光明——就像这永不熄灭的红豆灯,照亮了金陵城的夜空,也照亮了人心。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dududu金陵烬未央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