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呢喃。
转眼间,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
台下众臣亦随之拭泪。
顿时,殿内哭声四起。
“陛下,还请节哀顺变!”
许久,才有一位大臣开口劝慰。
众人如梦初醒,也急忙附和。
“陛下,请节哀顺变!”
“陛下,请节哀顺变!”
……
大臣们一边抹泪,一边劝勉皇帝。
老朱猛然落座,神情低落。
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文官,出列指责蓝玉:“蓝玉,你故意提起先太子,惹得陛下伤怀,究竟有何意图?”
蓝玉叩首说道:“陛下垂询,臣岂敢隐瞒。令陛下悲痛难当,实为臣之过,臣甘愿受罚。”
那位官员本想追问,却发现无从着力,犹如击打虚空。
稍有不慎,可能触及老朱的禁忌。
他只能愤懑地瞪着蓝玉,哑口无声。
这时,老朱开口了。
“蓝玉,你方才说即便标儿**,你也愿追随,这话可是真心?”
群臣心头一震,陛下终究问出了这个关键。
“臣之心如铁,天地共知,日月可证。”
蓝玉言辞坚定。
“哼!”老朱冷声说道:“那么朕在你心里又算什么?”
“陛下于臣,自然是陛下。”蓝玉回应。
这句话显得颇为含糊,完全避开了问题核心。
老朱道:“那你莫不是要反朕?”
蓝玉拜伏道:“绝非如此,只因太子若有吩咐,臣定当遵从。”
“若不遵从,便是臣对陛下不忠。”
“若臣不忠,陛下又有何需用臣?”
“臣忠于太子,即是忠于陛下。”
“至于**?”
蓝玉略作停顿,缓缓说道:“世人所言**,不过觊觎江山社稷,垂涎陛下所坐的那张龙椅。”
“但若先太子仍在,这大明的江山社稷,陛下所坐的龙椅,本该属于先太子。”
“那又何来**一说?”
大殿寂静无声,唯蓝玉的话语回响。
文武百官凝视着这一切,内心震撼不已。
自古以来,朝堂纷争中,最为险恶的,莫过于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权力争夺。
太子虽为法定继承人,却也因此常被皇帝猜忌。
自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