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后,朱雄英俘虏了不少蒙军,还有不少高级将领。他立刻收缴了所有武器盔甲,因为这些装备能让士兵实力大增。没了装备,蒙军基本没了反抗能力。
不过这次,他对降兵态度有些不同。以往中央军攻西边,抓到大批俘虏都会拆散分到各队中快速消化。但现在……
当年朱雄英选择招降这些俘虏,其实也是没别的办法。一开始,大明的军队规模并不算太大。哪怕往西边打的时候,中央军还是有损失的。如果这些降兵没有新兵补充,长期下去军队肯定撑不住。而且朱雄英还想继续往西推进,那就得调整战略。
他仔细考虑后,决定吸收沿途投降的士兵。毕竟那时候的士兵大多不是因为忠君爱国才参军,很多人只是想混口饭吃。甚至有不少是被迫入伍的,对国家也没什么归属感。这正好给了朱雄英招降的机会。
中央军的待遇一直很好。大明本来就挺富庶的,虽然元末战乱严重,但建国后经济迅速恢复。加上朱雄英的新政推动,大明发展更快。
短短几年,国力就增长了好几倍。百姓手里有钱,朝廷更不用说,于是中央军的待遇越来越高。
在中央军当兵,简直成了普通人快速赚钱的门路。而且朱雄英规定,士兵阵亡后,家里能领二十年抚恤金。这笔钱相当可观,能让家属立刻变成富户。
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能在中央军干几年,这辈子就不愁吃穿了。这对苦了几千年的老百姓来说,诱惑实在太大。
朱雄英当时招募了那么多士兵,主要是因为大明的人口虽然有限,但他的目标是征服整个西方世界。就算大明把大部分人都征召为兵,依然远远不够。
尽管这些年国家经济有所发展,人口的增长还是受自然规律制约。一个人从小到大得十几年,一代人差不多二十年,即便现在生活改善了,人口爆发式增长也需要时间。
朱雄英明白单靠本土军队不足以应对西方的战事,所以他接纳了一些投降的士兵。不过他把这些降兵彻底打散,基本没什么影响。
一旦分散开来,彼此失去联系,他们的原有组织也就失效了,成了独立的个体。
古代军队对士兵的掌控很大程度依赖将领的感情纽带和裙带关系。中层军官通常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旦将这些部队拆散,士兵就只能服从上级指挥。
此外,把降兵分散到正规军中也有监视作用。毕竟这些降兵名义上效忠朱雄英,如果新来的降兵有什么异常举动,老兵会立刻压制。
通过这种方式,只要核心部队不受损,就能不断吸纳新的投降兵力。于是大明的军队一路西进,人数不仅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为日后百万大军奠定了基础。现在,他们进入了《神雕侠侣》的世界。
朱雄英不愿收纳蒙古帝国的降兵,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有缺陷。首先,收纳降兵会让军队短期内战斗力下降。
中央军经过多年战斗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战术思路,而降兵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大量陌生士兵涌入,必然扰乱原有战术节奏,这期间中央军实力也会被削弱。
如果在此时遭遇战斗,压力过大,那降兵只能作为炮灰,避免拖累主力。
若是直接把降兵编入队伍,必然经历磨合期的阵痛。朱雄英当然不想遇到这种麻烦。毕竟这里是蒙古帝国的地盘,一旦中央军跨过长江,很可能就会与敌方主力交锋。
朱雄英不得不慎重考虑。
即便蒙古帝国存在,他也绝不会收降兵。现在中央军人数已足够,甚至从崇祯那里调来了更多兵力。如今的中央军已有千万之众,还从别处招募了两亿人。
朱雄英已无兵源之忧,自然无需收纳蒙古降兵。
实际上,朱雄英心里明白,关键在于装备。中央军之所以强大,在于拥有先进武器。若要接纳降兵,就得给他们提供武器。但以目前情况看,这是不可能的。
既没了大明,也没了装备来源,没有新式武器,降兵就无法融入中央军。
朱雄英打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投降的蒙古士兵没抱什么好脸色。在他看来,处理这些降兵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卖给大宋。
朱雄英对付以前那些世界,都是靠这种方法搞定的。甚至是他现在用的这个系统,最初设计时就是用来做买卖的。
大宋现在已经快撑不住了,要是皇帝也想变强,能跟朱雄英谈条件的地方可多了去。
大宋这个世界,在所有世界里,算是交易需求最大的一个了。
刚开头,朱棣的世界也好,那个叫什么的世界也罢,朝廷都挺有实力的,国家的基本架构还在。它们缺的就一点——力量。
只要朱雄英能提供军队支持,这两个国家就能迅速强大起来。
即便是倚天屠龙记里的世界,也跟大宋不太一样。当时元朝末期,中原遍地都是义军,北方也被义军掌控着。不过那时明教要是想夺回中原,会简单不少。
可现在的大宋就不一样了,想收复中原不容易。它已经在南方待太久,已经变成个名副其实的南方政权了。
目前的情况是蒙古大军压境。如果朱雄英给大宋提供兵力,收拾南方倒还行。
但要是想再统一中原,恢复成普通汉人王朝的样子,就没那么简单了。北方早就脱离大宋统治很久了,南方也没什么归属感。还有些北方势力跟蒙古相处得更好。
所以大宋要重新统一中原,必须得到北方势力的认可。仅靠武力是不够的。
要是大宋真有这个志向,就需要明朝的帮助。还得靠外部力量。
这会儿的大宋才有可能真正崛起。这一点,宋朝皇帝赵基跟明朝的皇帝们差得太远了。
别说收复南方土地,连赶走蒙古军队的念头,赵椹都没。
朱雄英跟赵基达成了某种协议,同时也打算帮助消灭建康城的敌军。
很明显,赵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拖个几年就行,别的都不太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