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4章 化解(第3页)

第4章 化解(第3页)

彼时他自负才学出众,从科举伊始便视榜首为囊中之物,屡次与诸举子辩论皆胜,对他人亦未放在心上。

甚至认定状元非己莫属。

后来会试、殿试皆拔得头筹,本以为状元已是手到擒来,谁知陛下说他面相不宜,仅赐榜眼之位。

让吴伯宗夺了状元。

当年他郁结多时,如今回首,只觉福祸难料。若当年真做了状元,只怕比吴伯宗更为刚愎。

吴伯宗虽贵为状元,不过十几年便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

然因性格倔强,与胡惟庸交恶,待胡氏失势后,虽步步高升,却因此骄傲自满,纵容家人为非作歹。

最终受牵连,病逝于滇地。

他因相貌缘故,遭陛下冷遇,又因些许小过,仕途进展迟缓。

反倒躲过了几场朝局动荡,如今平稳升迁,深得殿下赏识。

吴公达道:“此次科考,南方势力强劲,尤其是‘黄练花’三人尤为抢眼,考试尚未启动,应天府已有传言,称此三人定能占据前三甲。”

郭翀冷笑一声,语气淡漠:“我朝科举以来,确定状元并非单凭文采。”

“要不是当年甘居第二,我也未必会落得这般境地。”

“他们以为在城中招摇过市,便可赢得众人敬重,还能借此增添几分虚名,却不知过分张扬只会让人觉得难以驾驭,最终只会弄巧成拙。”

吴公达闻言笑了,轻轻摇头,“子翔兄这话,真叫我无言以对啊。”

“不过昨夜我又得知了一个消息,北方似乎也出了个厉害人物,打算和这三位争夺头名。”

“据说此人比你当年还要张狂,说出的话连我都觉得颇为惊异。”

郭翀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丝疑惑。还有人能比自己当年更狂妄?他心中有些难以置信。

当年他自视甚高,早早便以榜首自许,并提前赋诗庆祝,因过于自负,最后反倒吃了亏。

郭翀追问道:“此人究竟说了什么?”

吴公达正欲开口,忽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立刻将未尽之言吞回腹中,站起身来迎接。

太子朱标已至。

---

郭翀等官员心中一紧,忙站起身,退至一旁空旷之处,俯身跪拜,恭敬迎接太子朱标。

不多时,身穿普通衣衫的朱标步入殿内。他面容端正,脸庞稍显清瘦,嘴角挂着温和笑意。

入殿后,见群臣纷纷跪伏,朱标皱眉轻斥:“诸位爱卿请起吧!自洪武四年起,先皇便已颁布诏书,命百官改用揖拜之礼,废除胡人陋习。”

李善长在一旁示意众人起身,同时说道:“殿下所言甚是,先皇扫平外族,重建华夏,开国之时便决意摒弃所有元廷旧制。”

“建国初年,无论军民行礼,还是宴饮祝酒,都惯用跪拜之仪,而今我大明择取新法革新。”

“然而百官跪拜殿下并非出于元俗,而是遵从我朝另一项规例。”

“按规矩,下属官职低于上级者呈报事务需行跪拜;近侍官员不论品阶高低,亦行跪拜之礼。”

“殿下此次受命为科考主审,身为我辈直属上司,理应如此。”

李善长朝朱标微微拱手。

郭翀等人随之依样行事,借机向朱标鞠躬致意,目光中流露感激之情。

朱标摆摆手,没有多言。

李善长轻轻一笑,目光里透着几分机智与聪慧。

他深知朱标并非真的反感百官行跪拜之礼,而是因为今日参与阅卷的官员多是才华横溢之人,朱标一向重视他们,因此特意提及此事,以示亲和与敬意。

李善长自然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于是主动为众官员解释了一番,同时也给了朱标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

双方皆感体面。

虽然大明表面上废除了旧制,但实际上书面与现实之间仍有差距,若过于相信前者,只会自陷困境。

此次被召集来阅卷的官员,都在朝廷任职多年,岂会不明其中的规矩?

朱标落座主位,严肃地说道:“本朝上次科举距今已有十三载,如今重启科举,参与考试的举人众多,眼下试卷均已密封待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