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百户精通几何,想来此事轻而易举。
“
孙元化解说得极为详尽,经他解说后,杜寒已完全明白这些工具的作用。
至于具体选用何种望杆与测量杆,则需视地形而定,如平原、山谷、攻城或守城甚至战舰等场合,所用杆具皆有所不同。
“此乃我大明的瞄准之法,另有西劳掌握另一种技巧,他处亦有一种瞄准装置,杜百户不妨也看看。
“待简述完那些工具的功能之后,孙元化转而提及了另一个人的瞄准工具。
听闻此言,的西劳立刻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取出一堆零件,小心谨慎地组装完成,这才满面得意地看向杜寒:
“这是西方最优秀的瞄准器,杜先生怕是未曾见过吧?“
这小巧物件看起来构造十分简单,不过是一个带三脚架的小平台,平台上竖着一块扇形金属板,板上有一根指针,并装有一个单筒望远镜。
杜寒数了数金属板上的刻度,共有四十八个分位。
任谁都知道这是一台古老的炮用象限仪,最原始的大炮瞄准设备。
这一次的西劳改用汉语发问,杜寒也用汉语作答:
“用英语讲这叫quadrant,我不知道你们如何称呼它,若译为大明官话,便可称作‘象限仪’。
这种天文仪器用途广泛,用于大炮即为炮用象限仪,用于航海则为backstaff,译成大明官话便是‘杆式投影仪’。
“
说到此处,杜寒又轻轻点了点象限仪上的望远镜:“这种折射式望远镜同样用途广泛,的西劳先生何不引进几台呢?“
杜寒的话令的西劳再次陷入沉思,他一直以为象限仪是西洋独有的秘密技术,不想在杜寒眼中竟如此寻常。
折射式单筒望远镜,在西方也才问世十数年,将其应用于大炮瞄准器不过最近两三年的事。
“杜先生不仅通晓航海与天文……“
的西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越想越觉得惋惜,那位教给杜寒知识的英国人怎么就这么走了呢,若是能够结识该有多好。
一个东方的学生已经这般出色,那他的老师岂不是更加非凡,按理说这样的人在英国不该默默无闻,到底遭遇了怎样的不幸,才使这位大师客死异乡。
“杜百户博学多才,孙某自叹不如。
“
孙元化目光灼灼地望着杜寒,内心已悄然下定决心,日后定要虚心向他求教。
他从未料到,杜寒不仅精于西洋火炮,对天文亦有所涉猎,这无疑使他具备了为师的资格。
此刻,孙元化甚至萌生了拜师之意,这一念头令他自己都颇为震惊。
毕竟,一个举人去拜一位军户为师,怕是要被世人耻笑至极。
在明朝,师生关系是官场中重要的一环,它可能影响一个人未来的仕途发展。
一旦成为举人,不论之前是否富裕,都会被视为地主阶层的一员,例如范进便是如此。
这些举人们常以地域或师门为纽带,结成利益团体。
参加科举需经历蒙学、私塾、学塾三个阶段,通过学塾考试后即可参与举人考试。
若能考中举人,则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深造,随后是会试,其第一名称为会元。